文言文中哪些字意为找,找到?

如题所述

文言文中的“岂”字与现代汉语的“找、找到”完全不搭界。
岂,在文言文中一般作副词,相当于“难道”,“怎么”。
现代汉语的“找”是动词,寻找的意思;而“找到”是补充式短语,表示找的结果。
文言文中,表述“找”可用:寻、觅、搜等。
表述“找到”可用:寻获、觅取、搜得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5
在文言文中,以下字可以表示“找”或“找到”的意思:
1. 求:意为寻求、寻找。例如:《论语·为政》中的“有求必应”。
2. 觅:意为寻找、探求。例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深为可虑,寻思之,不觉心悸”。
3. 搜:意为搜索、寻找。例如:南北朝时期庾信的《哀江南赋》中的“宜其陋巷箪瓢,不知求索,聿修上德,不尸三考”。
4. 得:意为得到、获得。例如:《易经·乾卦》中的“得其所哉”。
5. 获:意为获得、得到。例如:《左传·庄公十年》中的“吾已得见。”
6. 寻:意为寻找、探索。例如:《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寻根问底”。
7. 取:意为取得、得到。例如:《论语·卫灵公》中的“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则远人不服,则从近以差别,修近以塞违,故君不赐之刑赏以至教于国,此非臣之所能成懿文王之教也”。
以上字并不全面,但可以作为参考。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其中的含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10
岂字,有那麽点儿意思但是不严格,一般古文中表达现代一些词汇的时候不会用到某几个字来表达,一般都是依托行文而顺其自然表达是比较随意的,其中用与表达现代文字某一词汇的次数不胜数,如离开原文或前文这些词汇便失去了文中之意,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段家喻户晓其中的不亦在原文表达的既是 难道 的意思,如果拿出来了的话可就难说了。还有- 然 -可知 -叹-等等,这些词离开行文便失去了现代汉语于原来古文中解释的意思了,现代汉语和古文在行文表达方式上是有一些隔膜的,现在翻译的古文一般不确切,其目的是问了让今人了解其原意,如果一字一对意这是绝不可能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根据语境,可以考虑译为“找、找到”的词语主要有:
寻,觅,得,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