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题所述

一、德育要贯穿地理课堂教学的始终

德育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首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该从地理学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中挖掘教育素材,寻找德育与地理知识教育的结合点,把思想教育与地理知识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结合我国钢铁、煤炭、石油等工业所取得的成就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可以结合地理现象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教育。例如,通过讲解板块构造理论讲述地球上地震和火山现象成因。通过学生旅游实地考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奋劳动的精神,对他们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

二、创造良好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所特有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是在师生双向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课堂教学来说,只有创造良好愉悦的心理环境,形成一种团结进取、协调融洽的心理气氛,才能激起共同的情感体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使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学生愉悦地接受和自觉地掌握。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讨论问题时敢于让学生大胆质疑,形成畅所欲言、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等,对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环环紧扣,节奏张弛适度,过渡自然巧妙。教师的讲授应突出重点,目标明确,启发思维,切忌一讲到底。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训练内容,难度要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要照顾到中差生以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课堂教学必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地理教师应随机应变,选择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有针对性的教法,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挖掘与拓展,善于发散、引发思维、开阔思路。

四、努力做到让全体学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

全体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素质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能否顺利贯彻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目标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由目前的“主演”变成“导演”。教师要带有饱满的稳定的激情,指导点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言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整体参与的主战场。教师更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学生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指标,可以通过预习、阅读、复习,以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逐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力培养是长期和连续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学习活动的自我差距,并且自我完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统一起来。

六、提高教师素质,保证优师育人

在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地理教师队伍建设当作“重点工程”,做到“爱师有情,重师有诚,用师有长,培师有方。”具体做法如下: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的师德教育活动。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1
随着新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教育正快速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个转轨的任务也就刻不容缓地摆在了中学各学科教学面前,并成为各科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挥地理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地理学科可以全面系统地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诸方面向学生展示日新月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如在讲我国的疆域时,可以向学生讲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横十万里,悠悠五千年,为世界上最大、历史最久的国家之一,在这广阔的国土上,有丰富的特产、锦绣的山河、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要不断地渗透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到中国目前的真实发展状况和发展形势,避免有的学生有盲目的崇洋媚外或妄自尊大的情绪出现。在教学中还要结合相关的内容来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例如在讲到 “中国的主要产业”这一课时,可以拿旧中国的各种产业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发展情况作比较,来向学生说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优越性。如在旧中国我国的重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等都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工业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中煤炭、钢铁、电视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自己的家庭在这十几年的变化情况。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让他们了解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采取有效的课内教学形式,巩固地理基础知识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必须打破教师独占讲台,一讲到底、填鸭式的教学旧模式,而代之以民主、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经常采取一些电化教育手段,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要讲的内容做成幻灯片的形式,或从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课堂知识的巩固起到很好的作用。有时以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学习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可让学生写一篇保护环境的小短文,选取几篇较好的,让他们在课堂上演讲。这样不仅巩固了地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开展课外教学,丰富课外知识。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不能搬进课堂观察和演示,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在知识的传授上受到一定限制,造成某种程度上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必须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了开展好课外教学,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到一些大的工厂考察它们的污染情况,到离学校较近的山去考察那里的植被情况。由于所在的是一所农村学校,这样就有更多的机会和大自然打交道,当学到和农业有关的内容时,就组织学生去到田间地头去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活习性,了解那里的土壤状况等。结合身边例子,注重科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自然现象、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并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例如,在授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节后,要求学生尝试分析他们所住的房屋夏季有阳光而冬季晒不到阳光的原因、房顶上太阳能热水器金属面的安装朝向和角度、本地区一年中白昼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在遇到和地理有关的时事或新闻时,也启发他们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去分析或解释,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教育的思想导向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的时期,也是心理素质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在中学教学中,应将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切实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激发学生潜力,提高思维与创新能力。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在地理教学中应注意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要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并鼓励他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在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二是加强训练,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为适应将来的社会竞争做好准备。为了使学生能够具有坚定的意志力,在教育教学中就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如安排学生完成一项坚决的任务,而完成它要经过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目的。还可以树立典范,积极引导他们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青少年学生善于模仿,要经常为他们提供典范作为学习的榜样,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如经常引用一些为了造福百姓而不畏艰难、积极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人或事,通过这些人的榜样作用来促使学生产生锻炼自己意志的愿望。三是加强思想引导,形成健全人格。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人格障碍,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等 ,这些如果不能及时的纠正过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将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择业、家庭幸福等。四是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多绘图、多制简易教具,多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如在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总弄不清楚。可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用乒乓球做一个小地球仪,然后评比,看谁做得最好。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五是结合教学实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在校园一角建地理园地,测风向、温度,做天气预报。节假日里,带学生去远足,同时进行了野外锻炼、野外考察,树立学生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精神,提高了身体素质。

免费领入学礼包有礼

现在入学礼包等你来领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就业保障热门专业入学指南在线课堂领取礼包
第2个回答  2017-06-11
额,,,现有应试考试下哪有素质教育啊,课讲得生动点算是积德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