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对欧洲有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古罗马时期,其政体实行贵族共和制度。为了表示“民主”,专门设有十位法官处理案件。只有当10位法官的意见基本一致时,才能了结一桩案子。

“肃静,肃静!”罗马法庭首席大法官用木锤重重地敲了三声桌子高声叫道。于是过了好一会儿,法庭才安静下来。原来,这是一桩有争议的案子。

一位老汉状告一位青年侵吞了他侄女的财产,那青年反驳说,根本不是财产,而是女人的陪嫁。原来,一个姑娘在父母双亡之后,带着变卖家产的所有钱财嫁给了他的未婚夫。婚后,姑娘发现丈夫另有所爱从此夫妻不合。凑巧姑娘的叔叔想巴结一个有钱的贵族,打算把侄女嫁给那个贵族的儿子。经过劝说,姑娘提出与丈夫离婚,当女方索要陪嫁的财产时,男方却执意不给。于是,就女方钱财的归属问题,法庭上下发生了争执,就连参加审案的10个法官也意见不一。

“根据以前的惯例,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其陪嫁财产应归男方所有。”一个法官大声说道。

这时,贵族席上站起一位中年男子,大声说道:“可是,这位姑娘的财产并非是她的陪嫁,而是她父母的遗产啊!”一听这话,听众席上一片嘘声。原来,这个贵族男人是那位姑娘准备改嫁给的另一个男人的哥哥。

贵族席上有人倾向女方,法官们立刻交头接耳起来。不一会儿,就听首席大法官宣布,女方胜诉。原来,当时罗马的法律多偏袒贵族阶层。

谁知刚刚宣布完了,法庭中的平民大哗起来,人们议论纷纷,都说法官不公。

像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因为在罗马共和制的初期,许多法律都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纵在贵族法官手里。有时贵族法官在判案时,往往凭其握有的解释权任意曲解法律,迫害平民。时间一久,平民怨声大起,纷纷要求国家制定统一的法律。

公元前461年的一天,罗马上千平民涌到保民官阿萨家门前,强烈要求阿萨为民做主。阿萨好不容易说服了这些平民,然后数次上言共和政府,要求编定成文法律,以便平息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但此问题又拖了数年没有结果。直到公元前454年,罗马政府才派出3名使者到希腊考察法律,着手编订法典。

编订法典的工作由大法官克劳狄乌斯主持,首先编出十表。第二年又成立了新的十人委员会,续编二表。总计十二表。法典的内容虽然沿袭了传统的法律习惯,仍以保护贵族利益和私有制为主,但它毕竟有章可循,多少限制了贵族的横行不法行为,所以平民还是接受了它。不久,罗马人民异口同声地提出请求:“把法律公布于众!”“把新法刻在石头上,让它永存于世!”“把新法刻在铜板上,让它昭示天下!”经过元老院表决,罗马政府决定,用12块铜板把这些法律刻上去。因为当时人们认为,铜是最坚硬耐久、又能把文字刻上去的东西。

公元前450年的春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罗马广场上万人涌动,12块金光闪亮的铜表立在广场的一边,人们争相观看和阅读。

“十二铜表法”条文明确,量刑定罪以条文为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不法行为,为罗马的强大提供了法律保障。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随着罗马帝国的强大,以及它的势力范围的扩大,“十二铜表法”在广大欧洲地区推行,影响相当深远,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