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酒的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果酒和葡萄酒一样,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甘露。生长在野外的水果,在适合的温度和湿度下,采摘下来可以自行发酵,形成果酒。而我国很早就有了“猿猴酪酒”的记载。如明代的《蓬拢夜话》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清代的《粤西偶记》也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

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距今7000一9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有用陶器盛放的以稻米、蜂蜜和水果为原料发酵而成的饮料。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已学会了利用水果酿酒。

相传在秦代,方士徐福被秦始皇派出寻找身体健康的童男童女。 由于国家刚经历了战乱,徐福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一日,他途经饶安邑(今盐山千童镇),发现此地的人们个个面色红润,身体强壮。原来,饶安邑盛产红枣,邑人常吃红枣和饮用枣酒。这个传说虽已无法考证,但至少可说明当地的居民很早就懂得利用红枣酿酒。到了汉代,东方朔用红枣与香草一起酿酒,酿出的红枣酒浓稠香甜,此后该地的红枣酒名声大震,连唐代著名诗人都称赞其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到了汉代,葡萄传入了中国,人们开始酿造葡萄酒,并陆续酿造橘子酒、苹果酒、山楂酒、杨梅酒、菠萝酒、枇杷酒等。不过,果酒虽然品种繁多,但在我国的知名度却远远不如黄酒、白酒等。

相比之下,欧洲等地区的果酒发展得更好。如早在中世纪, 英国的僧侣就开始酿造苹果酒。在肯特郡、萨默塞特和汉普郡等主要的苹果种植区,苹果酒酿造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在17 世纪和18世纪,更有关于苹果酒的专著出版。

目前,世界上生产果酒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瑞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日本等。而我国的果酒酿造业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发展得相当迅速,现已出产枣酒、苹果酒、山楂酒、荔枝酒、芒果酒、梨酒等多个品种的果酒。2000年,英国著名酒业布尔马公司与山东三孔集团合资推出著名品牌啄木鸟苹果酒,标志着我国果酒产业的自发展。

果酒就是以各种水果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各种酒精度较低的酒。用来制作果酒的水果,糖分通常较高,如葡萄、梨、橘子、荔枝、甘蔗、杨梅等。根据酿造方式的不同,果酒可分为以下四类:

1.发酵果酒。 以水果为原料,由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酒,如葡萄酒、苹果酒、草莓酒等。

2.蒸馏果酒。 水果在酒精发酵后,再经过蒸馏所得的酒,如白兰地、水果白酒等。

3.配制果酒。 将植物的果实、果皮用酒精浸泡,或在果汁中加糖、香精、色素等调配而成的果酒。

4.气泡果酒。 气泡果酒指在20℃时, 二氧化碳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05兆帕的果酒。此类酒因含有二氧化碳,所以饮用时可看见美丽的气泡在酒中升腾而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