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资源消费状况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我国能源资源消费面临形势严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供需失衡,能源消费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
1978年,我国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基本持平,能源略有剩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02年左右,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对能源消费的需求更是不断增加,开始出现能源消费大于能源生产的情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之间的差额越来越大。到2013年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为34×108t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为37.5×108t标准煤,能源的需求差额为3.5×108t标准煤,这些差额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能源的供需矛盾会更加尖锐。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过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过低。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由我国的经济结构决定的,我国经济结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重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对能源的消费需求比较大,并且第二产业的主要能源是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并且这些能源的使用效率比较低。清洁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少,能源使用效率比较高。但我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对天然气、水、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总量比较低。
(3)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设备的改进,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费利用效率万元GDP能耗由1980年的13.2t标准煤下降到2013年的0.73t标准煤。虽然我国的能源消费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2013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同时,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性气体,进而导致酸雨、荒漠化、雾霾等,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危及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4)能源消费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我国的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东中西部资源各有优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但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但能源资源相对丰富。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较高,中部次之,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最低。东部地区能源消费较高,中西部次之。这造成了我国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北油南运、西电东送,产生大量的运输费用,造成资源浪费。
综合当前我国面临的能源形势,要破解的能源困局,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耗,狠抓经济社会中节能这一关键政策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