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穿的鞋子,为什么前头总是翘起来的?

如题所述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有装饰和象征性意义,代表着人们的美好向往和希求;二是为了保护脚部,减少损伤;三是防止踩踏裙摆。

一、

早在氏族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穿鞋头上翘的鞋子,并且在上翘的鞋头添加一些装饰物。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鞋头已经完全成为了一种装饰品,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穿的都是翘头鞋。翘头鞋不仅款式多样,且花纹精美,如凤头履、鸠头履、玉华飞头履等,各种有着吉祥寓意的花纹出现在鞋头,不仅看起来精致美观,还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鞋子上翘也体现出百姓们步步登高,一帆风顺的希冀。

二、

古代的鞋子不如现在的鞋子一般硬挺结实,翘起的鞋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脚的作用,在磕磕碰碰的时候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损伤和疼痛感。而且,一般古人做的鞋子不是很耐穿耐磨,鞋头也能延长鞋子的使用时间,减少正面的摩擦。

三、

古人的衣服主要以宽大的长袍为主,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因踩到裙摆而摔倒。而翘起的鞋头则可以将长长的衣角带起来,使得衣袍不至于成为人们走路时的负担,既安全又能保证弄脏裙摆。

可见,古人的翘头鞋不仅有审美价值,还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物。从这样一个小小的鞋头,就能看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不过古代的等级制度森严,鞋头自然也成为不同阶级和等级区分的标志,相比之下,王公贵族的鞋头更加精致一些,而平民百姓穿的就是最普通最简单的款式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4
第一个原因自然便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如果大家有注意看这种翘头履会发现,翘头履前半部的模样特别像一艘船的船头,这便是蕴意着“一帆风顺”的美好愿望。 当然还有一个实用的用途那就是对脚的保护,古人的鞋子上翘起来的鞋头一般都是和鞋底的连在一起的,如果是磕碰到了什么硬物也可以减少对脚的损伤
第2个回答  2020-01-24
因为古人裙子很长,走路不方便,翘头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裙子下边缘放在高高翘起的鞋头上,这可以保证鞋底不会踩到裙子。
第3个回答  2020-01-24
古人穿的鞋子前面总是翘起来,是因为古人当时喜欢这种风格,而且古人前后翘起来是为了平衡鞋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