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意思

如题所述

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从而看出历史的兴衰;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旧唐书·魏徵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中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其含义是用铜当镜子,可以检查衣冠是否整齐;用人当镜子,可以检查自己的优缺得失;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意思一样。

用铜作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

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0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对历史和他人的观察和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和人的得失。

首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表明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兴盛和衰败的变迁。历史是人类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兴盛和衰落,了解各种因素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影响。通过对历史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普遍的规律和趋势,从而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未来的变化。

其次,"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味着通过观察他人的经历和行为,我们可以认识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可以明白哪些行为和决策是明智的,哪些是不明智的。通过观察他人的得失,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

总的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句话强调了通过对历史和他人的观察和学习,我们可以获取宝贵的智慧和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避免重复他人的错误,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30

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二、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国家的兴衰;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我们可以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句话强调了历史和他人经验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第3个回答  2019-06-19
拿铜镜来看自己可以穿正衣服和帽子,拿别人来比较自己可以知道对与错,用历史来了比较参考,可以知道兴衰的道理。大体就是这个意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