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让学生买资料屡禁不止,背后究竟有什么猫腻?

如题所述

猫腻一词,很多人心知肚明。觉得老师买教辅资料有利益,应了那句话,无利不起早。没有利益老师们怎么那么热衷于让孩子们买教辅资料呢。现在社会人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一些家长带着有色眼镜看人,老师也许被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在利益面前经不住诱惑,便打起学生的注意,开始挣学生的钱,不停地让学生买不同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学校的各个科目的教研组在开学之前就会选定一本,或几本练习册,但是选定练习册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的。教研组不能够随意选择他们自己认为好用的那本,因为公办学校需要根据供货商给的书单去选,往往他们看中的那些却是不一定有的。例如一些地方,会有很多个书商,每个书商代理的书都是不同的,所以形成了对这种书的垄断,书商说,没有,那么本地就真的没有了。一般来说,学校订购是会拿到一个折扣的,比如六折,但是有的书商却会囤积居奇,咬死八折。 另外一些书商和老师之间存在利益关系,老师让学生买资料,便会从中得到提成,这样老师会强力推介一些资料,而这些资料不一定有用,这样就对学生增加了负担。

有时候,学校会统一让学生买资料。因为上述书商的关系,价格也不会比书原价便宜多少,甚至等价。这下好了,有个别自以为是的家长认为:学校批量订购,怎么可能没有折扣呢?肯定是老师中饱私囊,借订书为名,行赚钱之实,于是联合一些家长上告到学校领导,区教育局甚至市教育局。于是,在这个不做就不错的年代,谁还愿意做这好人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4
从中谋利是主要原因,之前山东泰安一所小学教师强制性要求学生买学习资料,并且多次指定书名指定书店,经调查这位老师的妻子是那家书店的老板,这种现象的经常发生是教师队伍的悲哀,个别唯利是图的老师会影响整个教师团体的形象,在上级主管部门也发声讨伐并对个别老师做出了惩罚,我相信这种猫腻在监督下会销声匿迹。
第2个回答  2019-12-14
学校让学生买教辅,那是因为现在的竞争特别厉害。学生只能多做题题海战术来提高自己成绩。自从一费制之后,学校不能订过多的教辅,只能动员家长自己来定。
第3个回答  2019-12-14
也不一定完全是有猫腻,学生真的需要一些教辅资料来刷题,现在很多地方开始使用部编本教材,从一年级开始,题目难度大到不行,特别是语文,孩子一下子接受不了,再不做些题目巩固,完全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4个回答  2021-03-05
给小学生买资料,一学期语数两科都买卷子,浪费的不是家长的钱袋子,而是孩子的生命,祖国的未来。能否立法严禁。诺大一个中国,居然连老师买卷子都管不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