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如题所述

祈年殿。建於空唤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拿扮“大祈殿”,原为矩形大殿,用於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为三重顶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
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
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裏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燔柴炉,是以绿琉璃砌筑的巨大圆形砖炉。祀天大典开始消亏灶时,先置一刳净牛犊於炉上,用松枝、苇把燔烧,以迎天神,称“燔柴迎帝神”。祀典礼成,皇天上帝神案上所列一应供品和祝帛均恭运炉内焚化,皇帝也需一旁恭立、目视,称“望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2
进入祈年门呈现在您面前的就是祈谷坛。它是三层石台组成,南北三出陛(三组台阶)。东西各一出陛,围以汉白玉栏板,每层108块,共324块,祈年殿位于祈谷坛上面,是一个三层圆形攒尖顶的大殿,顶部为鎏金宝顶。大殿为仿明堂大木架构建筑。殿高九丈九尺九寸九分,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知派覆盖有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瓦,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改三色琉璃瓦为统一蓝瓦金顶,象征着“天”,并将大殿名称更名为“祈年殿”洞猛肆。它是孟春祈谷的专用建筑。“祈”是祈祷,“年”是谷子成熟,意思是祈祷有个好年景,能五谷丰收。近体所说的年是个时间的概念,而它原为物候概念,指农作物从播种到收割的生长周期。后来祈年殿失火被毁,光绪十六年重建,光绪二十二年竣工,建筑保存至今。
祈年殿用28根落地柱环纳轿绕支撑,形成内中外三环柱网。内圈为4根龙井柱,其四个柱间代表四季,东为春,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中圈12跟金柱分隔的12个位置,代表一年的12个月。12根金柱的柱位加上柱间隔成的12个空间,代表一年的24个节气。外圈12根檐柱分隔的12个空间,代表一天的12个时辰。祈年殿内中间北侧有一圆形的高石台,是安放皇天上帝神版的地方,东西两侧较低的方形石台,是安放清代列祖列宗神牌的地方。
第2个回答  2010-12-21
是过去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现在嘛就是用来缅怀历史啦。
第3个回答  2010-12-27
祈谷祈雨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