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都是电子化自助存款,无纸质证明,一旦被病毒清除数据,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大范围普及,各项服务也从传统的实体转战到了线上,大幅度提高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比如话费充值、水电费缴纳、网上购物,以及日益获得居民青睐的网上理财。

现在公司发放工资,基本都是直接打款至我们的银行卡账户,我们可以用于即时消费,当然也可以选择把多余的资金进行理财,比如配置银行的结构性存款,比如存入余额宝,再比如买入一些基金类理财产品

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非常简单、轻松地完成一系列的理财动作。但是,其中的安全性隐患也开始越发突出:假如银行的用户数据被黑客攻击、假如某理财平台的系统更新时发生异常,导致部分资料丢失。那么后果将会是非常可怕和严重的!

去银行进行存款,起码还能拿到存款的凭证,即便信息数据丢失,只需要还持有凭证,这笔钱就丢不了,即便是状告到法院,胜诉的概率也很大。

但是,现在互联网理财,没有纸质化的凭证,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这个问题的出现呢?如何让我们的资产获得更好的保障呢?

(1)保留电子交易凭证。一般购买基金、配置定期存款,支付完成后都会有一个电子凭证,可以截屏保留在自己的相册中以防万一。

(2)保留账单资金浮动记录。不论是银行app,还是支付宝、理财通平台都具有【账单】功能,记录我们的每一笔收入和开支,在配置理财产品后保留相应的开支截图,在发生意外后也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明。

(3)保留资金周转记录以便提供交叉验证。我们的资金往往是在不同银行卡、金融支付平台流转的,保留相应的周转记录,届时也能作为辅佐的证明。

总结

银行、支付宝、理财通这些大机构安全系数都是非常高的,用户的资料都是经过严格的加密保护,不论是风控能力还是信息安全的防护都有着自己一套成熟的系统。毕竟银行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这些基础还是具备的。

不过,多一分警惕和防范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我们赚钱也是不容易的,万一倒霉的事真发生在我们头上,那就真的很悲催了。凡是留一手,准没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0

手机银行毕竟全是电子化的操作,并没有任何的纸质证明,一旦被病毒清除数据之后,是否意味着存款将会丢失,该怎么办?

这个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虽然现在都是一个电子化自助存款的方式,但是对于信息的保留都是有多方面安全考虑的。手机银行转账,基本都是从一个载体转入到另一个载体,所以会直接在网络上建立几个信息。

非常安全,没必要担心

第一,就是你转出银行的信息;第二,就是接收到你款项银行的信息;第三,就是保存在你收集上的消息提醒信息;无论哪个载体被黑客攻击了,被清除数据了,另外两个载体都是有信息保存的。而三个载体同时被清除数据的概率非常低,所以也就没有这样的担忧。

另一方面,在你转出银行的载体,以及你转入银行的载体里,他们会有更深一层次的数据保留,就是所谓的备份,可能是5分,可能是10份,可能是100份,保留在不同的载体里,所以非常安全。

混淆了两个不同的概念

静下心来一想,这里面混淆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不清楚手机银行工作原理的人确实会产生一定的误导。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智能手机被病毒所感染,并且病毒强行删除了手机中所有的应用程序,对于较为敏感的手机银行会受到哪些影响呢?

影响有限!我们只需要在手机端清除病毒(通过杀毒软件,实在不行也可以将手机出厂化还原),重新安装手机银行软件即可。手机病毒只能够删除您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并无法改变您银行账户中的任何信息与数据,该数据信息将会存储在开户行的服务器中。安装手机银行之后,只要通过您的账号、密码进行登录,就能够恢复如初!

那么,银行端服务器中的数据是否安全呢?这点您大可放心,至少从现在来看,还没有出现过银行服务器端数据问题,导致用户存款金额丢失的问题。银行毕竟属于金融机构,对于数据安全性的要求等级相对较高。

即便是用户的个人存储数据,也不会存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之上,将会存在多台服务器的冗余备份。除了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之外,异地数据备份也是一种必备方式。为了避免突发的情况,例如地震、海啸等非人为因素导致的单点故障,同一份数据多个地点异地备份成为了常态。

对于手机银行此类应用真正应该注意是在什么地方呢?

手机中病毒、木马窃取用户的交易密码。无论是我们查询账号、转账等操作,手机银行都会要求我们属于密码进行验证,虽然手机银行对于输入的密码会采取一定的加密保护措施,但是并不能够百分百保障毫无问题;部分银行为了规避这一风险,对于资金交易的相关操作会通过短信的方式进行验证。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需要增强智能手机的安全防控意识,不要登录高风险的网站、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要轻易将短信内容告知他人,特别是在陌生地点使用免费无线WiFi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手机银行此类的操作软件。

第2个回答  2022-02-11

这个也不必担心。现在大一点的银行在全国各地有多个数据备份中心,小银行也至少有两个数据中心,还有比较完备的数据恢复系统,系统数据一旦出现问题,立即会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恢复。

银行系统

银行系统其实也会遭遇到攻击,但新闻一般不会报出来,一方面隐秘到记者也不会知道,另一方面报道出来会引起捕风捉影的人制造事端而引起社会恐慌。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银行也不希望出现风言风语说系统不安全导致存钱的人锐减。

银行系统有漏洞,也会被入侵不假,但真的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弄出钱来是几乎不可能的,肯定是科幻片看多了打开了脑洞。只要稍微熟悉一点庞大金融体系的运作方式,就不会这样说了。

银行的系统、监控系统即使接入了互联网,也可以做到链路上的完全独立,这就好比家用宽带和IPTV独立一样。另外银行的系统属于分布式的系统,而并不是像我们个人用户这样只有一台主机。

事实上银行也并不会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比如银行系统和支付系统的相互独立。这样既能保证安全,又能保证快速的响应用户的请求。

银行钱丢失的几种可能

用户下载了伪造的银行APP、登录了伪造的银行网站或者连接了不安全的网络、或者电脑直接挂马了,导致用户连接非真正的银行服务器,而黑客收集你的真实信息后,就把钱转走了。

银行的钱丢失往往是主动的一种行为,比如诈骗。总有一种理由让你自己把钱转过去 ,或者泄露信用卡、短信的信息。这种情况的案例有很多,防范的手段就是时刻告诉自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陌生人提供的任何一件让你信以为真需要转账的事情都需要经过核实。

总结

担心电子化、无纸化,病毒会破坏银行的存款信息,是过度焦虑。与其担心这些,还不如加强网络安全保护意识:不在不知名的网站下载软件或者APP进行安装,不随便连接WiFi,谨记陌生人的诱惑或者恐吓跟钱挂钩都有可能是诈骗。

第3个回答  2022-02-11
这个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虽然现在都是一个电子化自助存款的方式,但是对于信息的保留都是有多方面安全考虑的。手机银行转账,基本都是从一个载体转入到另一个载体,所以会直接在网络上建立几个信息
第4个回答  2022-02-07
这个一般银行都是会有记录的,如果是到时候需要一些流水账号或者是证明,可以手持银行卡和身份证到银行去办理相关的业务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