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宝强的离婚聊聊男人的三种价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王宝强离婚声明一出,众舆论和网民似乎一边倒,谴责王宝强妻子,力挺王宝强。有说王宝强干得漂亮,这样的女人就该狠狠的甩;有说王宝强早已知晓妻子外遇,于是悄悄转移财产,抓住时期曝光,抢占舆论至高点;有说王宝强不够大度,家丑不可外扬,该私下处理;也有说王宝强本来就是矮穷挫,有一天飞黄腾达了,除了富还是弥补不了矮挫,所以人生不能将就…… 后来事情果然如预想中的出现多版本、多角度、多事态的局面,如王宝强包养三名女大学生……眼看就要发展成曲折离奇的娱乐故事了(撕逼大战)。

人之所以是"人",正是因为人有"人性"。人性的驱使,人会有多重需求。女人需要男人提供多方面的价值。一般来说男人对女人提供三种价值,即情绪价值、专一的价值、供养价值。这几个价值都是女人梦寐以求的,任何女人都希望自己的男人是白马王子高富帅幽默有趣有情调,给自己带来开心快乐浪漫刺激,对自己专一忠心不二,有能力有实力且倾心供养自己和子女。这三种价值也分别对应三种男人,剪子男、石头男、布男。剪子男提供情绪价值、石头男提供专一的价值、布男提供供养价值。大多数男人人身上会同时体现几种价值,但是往往有一种价值较为突出,在这里我们把他归类为最突出的那种类型。当然女人也可以相对应的分为剪子女、石头女、布女。

我们现实中大多数普通人只能三选一了,如果你遇到同时具有两种价值的对象,而且都突出用在你身上,那已算是万中无一的极品了。三者都有,且都在你一个人身上表现的。看来只有电视剧里的男女主角了,如《何以笙箫默》的何以琛,《笑傲江湖》里的任盈盈。 所以坊间流传有"跟剪子男谈恋爱,跟石头男结婚,找布男包养"的说法。选择什么样的对象,根据自己的需求所决定。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个世界很公平,你既想得到男人的供养价值,那么就得承受他木讷无趣不解风情的风险;若你想要得到男人的专一价值,就得承受其没钱的风险;若你想得到情绪价值,则得承受背叛的风险。

有了以上理论,就可以很好解释王宝强事件了。在这段婚姻关系中,王宝强提供供养价值,妻子提供情绪价值,看起来双方各取所需,似乎没什么不妥。然王宝强妻子作为高颜值的校花,从小到大追求者应是不计其数的,这是女人的性别优势。作为一个剪子女(从她微博等社交工具透露的日常,可判断极有可能是枚剪子女),其妻感情经历必然是相当丰富,需求也是多样性的。这里边会不会是爱透伤透看透了,才会心灰意懒找一个布男结婚的故事?王宝强婚后各种物质供养,各种送各豪宅名贵跑车,但仍只是一种价值。在这么多年的婚姻中,王宝强的情绪价值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妻子想要的供养价值已经得到满足,由于人性的驱使,让她寻求丈夫不能给予的情绪价值,于是选择出轨。 有人说,大多数女人被剪子男伤透了心,才会去找石头和布男结婚,但很多时候仍然对剪子男念念不忘。这是有道理的。

相对于供养价值,情绪价值更为难得。供养价值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得到。高颜值高情商幽默风趣教养内涵品位情趣等价值是难以通过后天习得的。至于专一的价值,我想单独说说。毕竟是其他两项价值当道的年代,很多女孩可以为了供养价值和情绪价值而忽略专一价值。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专一价值是其他两种价值的基础。没有专一价值,女人并不能独享男人的情绪价值和供养价值。更多的是沦为大房的命运罢了。所以长期关系中,价值匹配非常重要,而且还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平衡。

写在最后,对于类似的公众事件,我们更应理性对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认识理解这件事情的根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