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高中生,每天数学课都很认真听讲,但还是不会,这是我的问题吗?

如题所述

其实老师们也会发现,在班级里,有很多孩子上课表现都挺好,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但是学习成绩却往往没有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那说明孩子可能陷入了"无效学习"中。

可以看看孩子是否有出现以下情况,当别的孩子都在进步, 孩子还陷入在以下情形中,说明家长就该出手干预孩子的学习方法了。

01模仿他人,学习缺乏主见

有的孩子还是对学习充满热情的,但就是总没有自己的步调,喜欢跟着他人做决定。同学买了新的联系册,他也一定要去买一套跟着做,生怕落后。

态度是好的,但效果平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法与个人特色。不能觉得别人好就去学,而抛弃了自己的节奏。


笔者小时候参加绘画比赛,在赛场上看到别人画的大马路挺好的,自己就也想画大马路,把现有的画抛弃了,结果在规定时间内都没有完成作品。因此,适当参考别人的学习方法是可取的,但完全照搬,没有主见,抛弃自己的节奏,是不可以的。

孩子如果忙着和家长说,别人都是如何学习的,忙着照着别人的方法进行学习,其实都是在无效学习。学习中一旦失去了自我意识,那就是在学习上处于了被动地位。


家长们一定要检查孩子的学习计划,是不是坚持一段时间就变样了;练习册是不是写了几页就不写了?

如果是这样一定要监督孩子去坚持一项计划,去完成、吃透一本练习册的知识点。鼓励孩子坚持一种适合他自己的学习方法。

02只学习,不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总要经过思考才能将见识到的内容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

如果只是去看文字知识,不去思考、实践、理解,那么这也仅仅是”参观“了一遍知识,也不会记在心上。

我们也许能看见孩子的数学练习册上,用红笔订正的痕迹,工工整整。然而你让孩子在重新把题目做一遍,孩子却不一定解的出来。



这就是仅仅”输入“但没有思考的结果。

学习最重要的是理解每一题的思路,去分析题面,找到解题的方法,去听老师讲解,更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这么解题,把解题的方法牢牢刻在脑子里才能有进步。学习不仅仅是把订正的笔记工工整整的抄一遍,做出认真学习的样子。家长可以时不时抽查孩子的作业,问问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学会了,对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收集孩子一段时间内做错的题目,自己出一张试卷,对孩子进行小考。

平时也要多多引导孩子的思考能力,多让孩子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03缺乏学习计划,零敲碎打

学习是一项需要计划的事业。连续学习一门课程太久,会造成效率低下,一会儿英语,一会儿数学同样不会有高效率。

不少孩子做着数学作业,脑子里却想着今天英语单词还没有背,背着英语单词却想着数学练习最后一题大题的解法。


又或是在家长面前,一会儿翻翻英语,一会儿翻翻语文,最后看看数学。在家长眼里,孩子是认真的,每一科都复习到了,其实啊,孩子只是不知道重点在哪里。

孩子对所有科目零敲碎打,摇摆不定,就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造成效率低下。因此,在孩子学习的进程中,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分清各科目的重点及顺序。

04过于强调形式,做表面功夫

有的孩子,对学习这件事还是很”认真“的。这里说的认真,是针对学习的形式,而不是学习本身。比如像前文所说,题目的订正方法一定要用红笔抄的整整齐齐、写作业不能写错一个字,错了就全部重新写、买一个精美的本子,把老师的笔记全部抄下来,然后不去看……这样的工作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

这样不走心的表面努力,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在学习这件事上,孩子只是一个”演员“。表演了一个认真的学生,这种真勤奋,假学习,不仅骗过了家长,更骗过了孩子自己。

“我都这么努力了,为什么成绩还是不好?”

虚假努力造成的这种想法,往往会真实地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因此,家长们更要擦亮我们的双眼,及时纠正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对“表演学习”的行为喊“卡”。让孩子明白,学习不在于形式,而更在于心。



如果我们能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减少不必要的“学习仪式”,孩子的学习效率一定能提高。

以上这四种情况,我们家长在陪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甄别。当然出现了这些情况,也不要过分责备孩子,因为有这些情况,说明孩子也是有心学习的,只是方法不正确,稍加引导即可。只要我们家长都对孩子上点心,孩子们一定没问题的,我们也一定能帮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0
这是你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你没有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而且反应力也很慢,当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去问老师,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第2个回答  2022-03-30
我觉得每天认真听讲了,还是不会有可能是他根本就没有用心听,可能他听了,但是还没有理解,要想数学好,一定要多做练习题。
第3个回答  2022-03-30
个人认为是的,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最好课前去预习,然后课后复习,多做一些题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