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

如题所述

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
一、情景交融 形神兼备 相互联系
诗歌不仅描摹了客观的形象,合理使人如见其形,而且还要赋予形象以神采,才能精神焕发,气韵生动,因此,没有雕琢和词藻的堆砌,自然贴切的言语,同样可以使人懂得诗的精神实质,由形见神,且读诗人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作者在漫游途中之作。写的是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感受。一方面写作者在异乡的晚上思念故乡,以示他的思潮起伏,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另一方面写床前的月光和窗外的明月。哪怕是有很好的雕琢的、华丽的词藻,那也只是写了形,而两者一合,则形神兼备。
由形中透出的神,是异乡望月的人,吟诵此诗,异乡之情更烈。因为诗中不是单调,枯燥的写明月和月光。不是孤寂的、凄惨的写思乡的感受。而是情景交融,自然贴切的一首为后人传颂的五言绝句。联系现实的生活,也更能看出作者。体会出作者观景思情的感受,也更加觉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致、神韵。
诗歌中的形和神是相互联系的,神依附于形,形中包藏着神。形无神则无活气,神无形则空乏。好诗歌,必须神形兼备,欣赏的这首《静夜思》不能不说是传神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诗风浪漫 艺术夸张  大胆有度
浪漫主义诗风是李白诗歌的常用艺术特色。他的诗风表现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几乎所有篇中都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使诗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和先声夺人的力量。李白诗中的抒情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平常的诗中不足以表达时,就借助大胆的夸张,这就是他的浪漫诗风中的最大艺术特色。诗歌中《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歌大胆地使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写尽了庐山飞流悬瀑的磅礴气势。用“飞”喻“流”,有好凌空而来,以“直”冠“下”,足见地势陡峭。“飞流直下”写出了异乎寻常的流速;“三千尺”表现了意想不到的高峻。这还不够,结句进而用一“疑”字,把“瀑布”的壮丽形象与“银河”相提并论,这就蔚成为天下雄奇。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但为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扩大了诗的艺术品容量。“抽刀断水水更流”,比喻举杯消愁“这也是李白的诗歌中借助想象中的大胆夸张艺术。
  但是,大胆的夸张虽然能表达诗风的惊人艺术,可有度的夸张,便是最显著的最独特的艺术。到底什么是有度的夸张?恰当、合理的具体运用,这就是最有度的夸张。

  首先要以真实为基础,要有生活依据。“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夸张 ,但长江三峡地势的险峻,水流的急速是诚实的一点,可以使我们知道“江陵一日还”绝非纯粹的夸张。
  接着要使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夸张而不是实写,而且夸张要达到一定程度,不要使人误以为真。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别人一看,这首诗歌就知道是夸张,能从中感受到山高楼高,耸入云霄的情景,但是如果说:危楼高五十,定能摘星辰。别人就看不出这是夸张了,尽管危楼夸张得比普通楼要高点,但别人仍然喜爱看前一句而不喜爱看后面一句,因为他们把后一句看成是实写了。也许有人把“白发三千丈”而说“白发三尺”,别人就会误以为是真。因为夸张没达到一定程度,“白发三尺”现实生活中是可能有的。这样写,即使白发实际只有一尺,两尺多,也不是夸张,只能说是失实的夸大了。
另外诗风要自然,不要造作,夸张要以真实为基础,却不要在客观事实的记录,而是重主观情意的抒发,强调的是主观感受,所以必须出于情意的自然流露。《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诗句是作者当时的真切感情的自然流露,很有感人的气氛。如果现在有人也模仿来一句“那山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不是笑话,不真切的。
因此,这种有度夸张运用手法,是李白诗歌的一个显著特色,所以我们要多借鉴、多推敲、多实践。

三、情致高昂 意境开阔 情趣审美
  前面,我们就讲述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酷爱自由,追求解放,所以大量的诗篇多属歌颂祖国美丽河山的诗歌,特别是吟咏自然摹写山水的名诗,更是自古诗人竞相慕趋。其中《望庐山瀑布》就是山水佳作,不仅宛如山水诗百花园中的奇葩,光彩夺目,而且在“情致、意境、审美”上有明显的艺术特色。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说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气质,表现出来的精致是不同的。李白性情旷达,豪放不羁。“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对大自然十分热爱有一种光耀祖国壮丽山河的自豪感。因此,不论是山林丘壑,流泉飞瀑,他都纵情描绘,放怀歌唱。《望庐山瀑布》就是李白晚年游庐山时所作,诗人以欣喜之情生动描绘了飞落九天的瀑布的壮美的奇观。灿烂的阳光照射着青葱的香炉峰,升腾的云气如紫色的烟雾缭绕天际。遥望瀑布,像是一条银练挂在山岗上,近看瀑布,它仿佛凌空飞来,简直疑心是银河从九重天上流泻人间。诗由人间的瀑布写到天上的银河,由眼前的壮丽的景色写到离奇的神话,由静态美写到动态美,不仅给人以祖国山河美的感觉,而且使人胸襟开阔,产生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奇特的诗句是诗人高尚情致的表露和豪放诗风的艺术写照。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存的心灵世界交互叠印,相融为一,这就是意境。正因为《望庐山瀑布》在描绘的景象中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所以诗中的意境形成了空间型,着眼于画面的高度、深度、适度的描绘,着呼表现瀑布的雄奇、瑰丽。这就是气象恢宏,情调高昂,意境开阔的艺术。
李白的诗歌在探求意境的同时,还着重于审美的艺术性。《望庐山瀑布》描绘了日光照耀下的瀑布景色;如果把日光比喻为炽热,响亮的大鼓之声,令人昂奋、进取,那红日高照,彩霞紫雾,这一色彩又是何等热烈,奔放明朗,将未来雄奇壮美的山水,衬托得更加气势非凡,更加显示出其壮丽美。另外,诗歌中运用了大胆的夸张、比喻手法来写庐山飞瀑的气势,它不但为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超时空的审美情趣,而且捕捉了一个夸饰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诗歌的写作手法:

广泛采用夸张、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又借助幻想或神仙传说构成浪漫主义雄奇的艺术境界。

扩展资料: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0
第3个回答  2020-11-20
第4个回答  2020-11-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