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黄旗姓氏是什么?

如题所述

正黄旗姓氏有爱新觉罗氏、那拉氏(乌拉那拉氏,哈达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叶赫那拉氏)、伊尔根觉罗氏、乌雅氏。

正黄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黄而得名。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皇帝亲自统领,是上三旗之一。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正黄旗属于上三旗之一,最初设立于1601年。当时,努尔哈赤第一次对牛录组织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努尔哈赤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以牛录额真为统领。每5牛录为1个甲喇,以甲喇额真为统领。每5甲喇为1固山,以固山额真为统领。 

康熙年间的朝廷重臣纳兰明珠,是正黄旗人。纳兰明珠祖父的妹妹是努尔哈赤的妃子、皇太子的生母,本人是清朝开国名将、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婿,属于皇亲国戚,由此起家,历任内务府总管、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等重要职务。

清朝八旗的由来: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满洲(女真)社会实行八旗制度,丁壮战时皆兵,平时皆民,使其军队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努尔哈赤遂于天命年间始设蒙古旗,至皇太极天聪九年(1635年)编成蒙古八旗。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先编一汉军旗,至崇德七年(1642年)完成汉军八旗的编制。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04

满族正黄旗姓氏有爱新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乌雅氏、阿穆鲁氏、阿礼哈氏、阿克占氏、安达拉氏、爱浑氏、阿图拉墨氏、敖拉氏阿尔拉氏、赫舍里氏、乌扎那拉氏、敖拉托欣氏、阿鲁氏、敖佳氏、阿尔布氏、阿拉边前氏、安佳氏、博尔济吉特氏、瓜尔佳氏等。

正黄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黄而得名。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皇帝亲自统领,是上三旗之一。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部分姓氏介绍:

1、爱新觉罗氏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属于满洲正黄旗,源于女真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 hala(汉语哈喇、哈拉)。

2、乌雅氏

乌雅氏,满族姓氏之一。又译吴雅氏。乌雅氏世居哈达、乌喇、德尔吉穆湖(待考)、讷殷、伯都讷(吉林省松原市)、长白山等地。乌雅氏,属正黄旗。

3、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满族姓氏,属于满洲正黄旗与镶黄旗,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也是中国在清朝时最重要及拥有最大权力的满洲人家族之一。赫舍里后裔将此姓氏简化为赫姓或何姓,亦有如英敛之的后人以名字中第一个字为姓的特例,在北京、辽宁、吉林等广泛地区有分布。

4、安佳氏

安佳氏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安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清朝中叶以前,满族、锡伯族安佳氏即已经多冠汉姓为安氏。满族安佳氏隶属正黄旗,亦有分属镶红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