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流感高发季节,如何预防宝宝得流感?

如题所述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丁四型,人感染的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和乙型。

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能发生暴发疫情。

易感群体

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20%~30%的儿童罹患季节性流感,儿童流感年感染率较高,其中5~9岁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最高。

流感的传播

主要传播源:患者、隐性感染者(携带流感病毒,但还未病发的人群)。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主要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传染高峰期:流感患者发病后的24-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期。大龄儿童为5天,低龄儿童发病时排毒量与成人相同,排毒时间会更长;婴幼儿长期排毒很常见(>1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儿排毒时间更长。

流感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可出现并发症。肺炎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等。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儿童流感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与成人相似。儿童感染乙型流感,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与成人相比,儿童流感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较成人常见。



家长和儿童如何做?

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3、应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需要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

4、家庭成员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减少与孩子接触;

5、根据气温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充分休息、平衡膳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6、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学校、托幼机构如何做?

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流感相关防治知识健康宣教;

2、 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办公室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环境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加强晨检和学生因病缺课监测,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烧、咳嗽或咽痛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及时报告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儿童确诊流感后怎么做

家长怎么办

1、孩子感染流感应尽早隔离治疗;

2、让孩子注意休息,适当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

3、 房间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照顾患儿时,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接触之后洗手等),避免交叉感染;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患儿的接触,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

建议家长让孩子暂时不要去学校,居家休息,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

学校、托幼机构怎么办

1、加强监测、及时报告

强化每日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流感样病例短期内异常增多,应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做好病例管理

发现流感样病例,应及时为其佩戴口罩,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或回家休息,及时跟进孩子的病情进展及转归情况。

3、保持良好的环境和个人卫生

注意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公共场所应定期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指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或接触病人时要戴口罩。

4、积极做好健康宣教

开展健康宣教,可采用宣传画、板报、折页等形式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5、其他措施

发生疫情的学校和托幼机构,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减少或避免组织集体活动。必要情况下可根据专家建议采取停课、放假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8

嗨,我是震道小震,我来聊聊自己的看法。

目前,正值秋冬流感病毒的高发季节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又迎来了“全面放开”

在近日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

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内科部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翼表示

儿童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

儿童感染新冠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呕吐、乏力和腹泻等等

疫情“放开”之后,虽然大家都知道感染早晚会来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做好准备的!

如何有效防疫病毒,保障宝宝和家人的安全呢?

小震为你来支招!

1. 家里常备常用药品

新冠临床症状时常会有咳嗽、发热、乏力、呕吐、腹泻和肌肉酸痛等,建议家中常备藿香正气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感冒清、芬必得、阿莫西林和急支糖浆等等,如果出现更为复杂的临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2. 出门做好防护

儿童出门随时佩戴N95口罩,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3.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洗手是有效切断新冠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接触垃圾 、上完厕所、咳嗽手捂鼻之后,都需要洗手消毒,避免病毒二次感染。

当然,想要更有效地预防新冠感染,除了上面的被动防护措施之外,小震觉得还应该进行主动式防护。

小震建议有条件的爸爸妈妈可以定期给家里做个病毒消杀。

大多数人了解的消杀都是喷洒消毒水,但也知道喷了消毒水残留的化学腐蚀会对家里的家具物品造成伤害所以都很纠结;这里给您推荐一个全新的机器人空气消杀方式,采用医院常用的臭氧主动浸满式消杀,臭氧可直接与细菌产生作用  ,分解出多种聚合物 ,破坏细胞壁,然后分解杀灭细菌。经中科院和广微测等国内权威检测,对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去除率可达99.99%,而且臭氧吹散到整个空间,进行360度无死角消杀,连家里旮旯死角也逃不过。臭氧经过半小时左右又会还原成纯氧,不会存在化学腐蚀二次污染,也不用担心家里家具、棉被或者宝宝物品受到侵蚀和残留。

关注震道小震 ,你身边健康管家!

第2个回答  2021-02-22
一注意给孩子增添衣物,二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三可以带孩子播种流感疫苗,四避免孩子与感冒的人群,五出门给孩子戴口罩,这五点可以预防宝宝得流感。
第3个回答  2021-02-21
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比如室内的儿童乐园,超市等场所,这些地方空气不流通,很容易传染流感。
第4个回答  2021-02-21
到了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去外面,因为天气变化比较多,除此之外,应该准确的掌握孩子穿衣厚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