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题所述

1. 改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极具技巧性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活动中,一个灵活得当的科学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而一个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则可能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下降,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通常一堂课不会采用单一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授“概率”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掏出一枚一元的硬币,往空中一抛,伸手接住之后让学生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因为高中数学课堂通常比较严谨,当使用这种轻松积极的教学方式时,学生的注意力将集中到这个问题上,使得他们迅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适当的将“概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概率”,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概率事件。随后,将排列组合在概率计算当中的应用引进课堂,教师可以亲自示范“抛掷10 次硬币1 次正面朝上的概率”,并使用树形图的方法将该概率结果求解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利用生活实际中的小游戏将概率问题引入到课堂,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他们乐意参与到学习生活中去,使得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自觉的得到了增强。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自主学习课堂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极大的兴趣才有可能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并学好知识。与其他的课程相比,高中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兴趣对于学习将更加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大部分的教师都以为好的数学成绩需要持续不断的做题,通过“题海”战术才能够获得。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被大部分的数学老师所接受,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推广。但是,该种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性的过程,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对应的知识,而不是简单的通过考试、升学压力等方式来压迫学生去学习。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合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欲望,一旦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得到加强,他们自然会对高中数学学习上心,那么学好数学是自然的事情。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之应用到课堂教学工作中,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新鲜感,而且还可以为他们创设一个更加真实的教学环境,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3]
3. 让学生记录学习体会,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
部分学生往往将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方法,通常不会从自身的学习方法找原因。要改变这种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具有自主寻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建立起学习好高中数学的信念。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学习日记或者其他的方式记录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方法、体会和具体感受,还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和反省,从而无形之中获得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方法。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做好督促的职责,实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分组教学与讨论的方式及时的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互解答的方式获得正确答案。
数学学习是一个过程较长、逻辑性强的学习阶段,要想学好高中数学,学生必须具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思考机会等具体方式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得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