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中最热的和最冷的是哪两个?

如题所述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

在冬至后一个月左右,就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此时太阳已逐渐北移,每天的太阳照射时间也比冬至长,即北半球从太阳获得的热量已开始增多,但这时北半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却达到最大值。

因此,大寒前后是亚欧大陆内温度最低的时候,急寒冷至极,此时北京的日平均气温在零下4、5℃。过了大寒,气温开始回暖,天气就渐渐变得不太冷了。

扩展资料:

立春: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北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对应十二地支寅月,月建寅为一年之首。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气候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

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万物“吐故纳新”,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季最冷的时候——大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4

二十四节气中最热的节气就是大暑。一般在每年的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是大寒,一般这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月20日前后。大寒其实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时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凝聚起璀璨的中国文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5

大暑和大寒。

24节气中,最热的是大暑,最冷的是大寒。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度,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大寒:时值公历一月下半月,农历十二月下半月,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 个节气,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已经到来,但温度由低渐高,往往比一上个节气有所回升,平均气温零下 2-4 ℃,最低气温一般零下 14-17 ℃,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零下 20 余度。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