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关于物侯的农谚,并分析其中物侯知识。 不少于三条。

如题所述

1.“大寒不寒,春分不暖”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展延,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大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7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看见此样的云,就是晴天的征兆,所以晒谷不用翻。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意思是说:在立秋节气前后,下雨预示着来年会风调雨顺,会有好收成。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意思是说:到了节气芒种的时候,还不种庄稼,过了这个节气种下也不会有好收成。
小满前后,种瓜种豆。意思是说:在节气小满的前后,是种瓜种豆的最好时间。
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意思是说:过了节气小暑,种薯没有收成,同样过了立伏种豆没有收成。
第2个回答  2019-03-02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看见此样的云,就是晴天的征兆,所以晒谷不用翻。

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意思是说:在立秋节气前后,下雨预示着来年会风调雨顺,会有好收成。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意思是说:到了节气芒种的时候,还不种庄稼,过了这个节气种下也不会有好收成。

扩展资料

物候知识

利用物候知识来指导农业生产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叫物候学。物候学和气候学相似,都是观测一年里各个地方、各个区域的春夏秋冬四季推移,它们都是地方性的科学。所不同的是,气候学是观测记录某地的冷暖晴雨,风云变化,例如某天刮风,某时下雨,早晨多冷,下午多热等等,据以推求其原因和趋向。

物候学则是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养育,例如杨柳绿、桃花开、燕子始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气候观测是记录当时当地的天气;而物候观测的记录,不仅反映了当天的天气,也反映了过去一个时期内天气的积累。所以物候学有时也叫生物气候学。

物与候

这些自然现象不知陶醉了多少诗人,因而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也都成了他们讴歌大自然的素材,成了他们抒发感情的凭借。不过农民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感受和诗人们又不同。几千年来,他们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并据以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在农民看来,鸟语花香、秋山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他们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他们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开始唱歌,可是我们的农民却懂得她在唱什么:她在声声地啼叫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20
过了惊蛰没硬地。
四月八,冻死黑豆荚。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立夏乱种田。

闰月年,宜早田。

谷雨前,植早棉。

过了四月八,有花没疙瘩。
芒种忙糜不忙谷。
糜黄种麦,麦黄种糜。
七月十五高挂锄。
秋分糜子寒露谷。
白露前十天不值(早),后十天不迟(言种麦)。
十三月儿圆,米粮不值钱。
三月雷,麦圪堆(丰年),二月雷,墓圪堆(灾年)。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饭饭。
蚕老一时辰,麦熟一晌午。
立秋一十八,百草结疙瘩。
七月二十三卖花红枣。
五月端午吃新麦。
九月九,荞麦壳炖羊肉。
过了霜降杀百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