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出自哪里?如何理解?

如题所述

出自山高路远
现代 ·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意思就是人可以爬过任何一座山,那人就会比山高,只要脚还能行走就一定能把路走完,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
这首诗抒发了一种进取、执着、乐观、自信的情感,表现了当代青年搏击、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那些无病呻吟式的靡靡之音,还有那些空洞乏味的豪言壮语式的诗作划清了界限。它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导,因而博得广大青年的喜爱。在抒情方式上,它不像“朦胧诗”靠含义艰涩的词句,甚至夸张变形的意象寄托情感,而主要是靠形象的议论抒发感情。议论在这里是抒情的主要手段,但它不同于那些干巴巴的说教。它将抽象的思考化作新颖而美好的形象,在形象的议论中暗示情感。比如“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这是写奋斗过程中遇到的磨难和曲折。双脚磨破,血洒小路;双手划烂,血染荆棘,这是奋斗者的写照。但作者将痛苦甚至苦难化作美好的形象;灿烂的夕阳和美丽的杜鹃,如此表达出蔑视苦难,以乐观战胜苦难的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5
出自汪国真的诗《山高路远》,原句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这句诗的意思是:无论多高的山,无论多远的路,人都可以达到,十分形象、含蓄地揭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它其实也是在强调一种精神,一种乐观、进取、执着、自信的生活态度。
第2个回答  2020-12-04
汪国真先生的诗,喜欢的只有这两首,可以说是全篇直击了

最喜欢的当然是 《热爱生命》了,其次就是《山高路远》

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式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最喜欢的是那句“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很帅气对吧

山高路远

呼喊是沉默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不是宁静

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当时最喜欢的是“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哲理满满,催人奋进

这两首是偶然在杂志上看到的,很喜欢便记下来了,当时学业糟糕,父母关系极差,姐姐已离家读书,当时十六七岁觉得日子过得很苦,所以这两首直白的给人心里加油鼓劲的诗就被我在每天晚上一个人回家的路上一遍遍地拿来提醒自己撑着走下去。

现在每次看到就会想起以前一个人摸黑走的夜路的日子,当时还是个意志坚定的人,这首诗算是一个自我暗示一直记在心里,心头反复提醒着自己,不知觉日子竟被我熬了过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2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出自汪国真的诗《山高路远》。无论多高的山,无论多远的路,人都可以到达。形象、含蓄的表达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它也是强调了一种精神,一种乐观、自信、进取、执着的生活态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