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好看吗?

如题所述

电视剧的最后,编剧给了一个称不上答案的答案,那就是沈雪结婚时,新郎用手语说的“让我们用心灵沟通”。这个答案有些俗套,也有些大,相比之下,大结局的几组镜头给出的例子似乎更加鲜活。牛三斤中风后给吕桂花煮的面条里下了两个鸡蛋,几十年前是两个鸡蛋让吕桂花决定嫁给他,几十年后又是两个鸡蛋让这对半辈子没有共同语言的夫妻决定相守到老。这是全剧最让我热泪盈眶的镜头。严家庄里于文娟最后给严守一披上了一件外套,费墨在春节里发了一条“想念守一”的短信,那一刻的真情经过了岁月的淘洗,是不假言辞的真心。前些天和朋友打牌,不知谁的手机响起,铃声酷似往昔。在那一霎那往事袭来,猛然想起了从前接起某些电话的某些心情,恍神间依稀仿佛得到了些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回过神来继续打牌,说不出什么感慨,脊背竟些些发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0

电视剧的前几集里,于文娟追着严守一想跟他聊聊他工作上的事情,他百般推托,看得人为之气结。夫妻本是世上最紧密的关系,怎落得话也不愿多讲几句?后来离婚后严守一孤身一人回严家庄见他奶奶时,与他奶奶袒露道,他们心里明白,结婚多年,其实已经没有话说了。那一刻的他孤独,疲惫,显得分外可怜。半生中他凭着一张妙口想讨所有人的好,到了最后也只有承认,原来越亲的人与他变得越远,别人累,他自己也累。
要说开始把人分成“说得上话的”和“说不上话的”两种,或许是人一种长大的标志。小时候看谁都一样,顶多分成个对自己好的和不好的,大了之后开始有想法有坚持有自己的思维体系,就开始觉出自己与别人的隔阂,和有些人或许相谈甚欢,和有些则言不投机。现代社会人长大学会的第一个词是“应酬”。和那些原本说不上话和没话可说的人没话找话,说出来的话还要周到得体,这便是应酬。说到应酬,严守一该是其中翘楚。
然而生活里应酬的多了,就难免成习惯,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于是面对着一些本不应该应酬的人,也不禁生了些应酬的态度,哪怕在亲人朋友面前,也开始分不清究竟几分真情,几分应酬。严守一与费墨的友情乍看敦厚,从某种意义上却是建立在严守一一句逢人便说的应酬之言上——所谓“我在电视上说的那点话,其实都是费老教的”。至于后来费墨地位提升,面对严守一又自觉有愧,友情方显重量,这里便不再多言。

生活里太习惯了言浮于表,口不过心,回了家便有些不知如何自处了。语言搭起的是生活的架子,这其中的内容,总习惯自己钻研摸索,不会与人交心。便难怪牛彩云转述她父母闹离婚时判官的一句评论,这年头,谁和谁有共同语言啊。所以严守一一生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回了家也不改四处逢迎八面玲珑的作风,一口一个“你好好休息,多注意身体”。可应酬毕竟成不了生活,体面话的背后便是刺耳的空空荡荡。无话可说,也是自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