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三岁小孩的专注力

小孩三岁两个月,我给他讲故事时,他总会打断我,要么抓住旁边的玩具车,要么指着他认为有趣的东西让我看。他总这么不专心,我该怎么办?我现在尝试用提问题的方式来引导他,可每次讲完故事再讨论问题时,他总会说,再讲一遍。怎样培养小孩的专注力?

1、视觉注意力训练

让孩子看一些照片或动物图片,并且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给孩子看一张照片,让他说说照里都有什么人,几个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儿、他们每个人都在干什么、手里拿的是什么等等。再比如让孩子观察桌子上的水果,然后让他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等等,不过让孩子观察的东西要不断的变换,不然孩子就会感到没兴趣了。

2、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了,故事讲完了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假如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他的兴趣),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事先做好了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心,因为是带着要寻找答案的愿望去听的。当然这样做,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只顾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内容,不过训练的次数多了,提的问题也增多了,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整个故事上了。

3、动作注意力训练

通过让孩子完成特定的动作来达到训练注意力的目的。比如教他做一些体操动作、舞蹈动作或一些游戏动作,都能达到这种效果。可以进行“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大家围一个圈,前一个人做什么动作,紧挨着他的人就学着做这个动作,第三个人又学第二个人的动作,以此类推,谁要是跟不上就要罚唱歌,可以让小朋友们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也可以全家人一起来做。

扩展资料

干扰小孩专注力的行为:

1、不分时机的关心、干扰、催促

宝宝正一脸专注地在玩积木,仿佛是在做一件大工程。当宝宝玩得正兴高采烈的时候,妈妈拿了杯水过来,叫宝宝喝口水。不一会又问宝宝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过一会儿又喊着让宝宝吃饭……宝宝的“大工程”计划就这样被妈妈的“关心问候”多次打断了。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坐不住,一会玩玩这个,一会又跑跑跳跳,做事情是经常难以坚持到底。但或许正是家长让宝宝养成的这样一种不良习惯呢!家长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经常在孩子全身投入玩耍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会不合时宜地打断、干扰呢?要想宝宝能够专心下来,家长就应该要保护好宝宝做事情的“连贯性”,让宝宝能够享受到“由始至终”的连续感和成功感。

2、过多的干涉、强迫

宝宝在高兴地自娱自乐搭积木玩,爸爸非要参与,还对宝宝所搭建的汽车给一些“指导性意见”,宝宝游戏的乐趣就这样被爸爸的指手画脚打消了。本来父母想要参与其中是一件好事,但是自以为是的行为干涉往往只会剥夺了孩子的玩耍自由。

3、不给宝宝独处或安静的空间 
 

宝宝难以心静很多时候是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爸妈总是在宝宝看书、玩玩具的时候,在身边转来转去,或大声交谈,或播放电视节目,宝宝又怎么能够静下心来呢?所以,适当地给宝宝一些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爸妈可以远远地关注着孩子以免发生危险,家长的活动尽量不要影响到宝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1、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妈妈应尊重宝宝的兴趣,不逼他做不感兴趣的事情。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安全有益的游戏,都放手让孩子参与,这样孩子的专注力将会更好。

2、每次只给孩子1-2种玩具

每次只给孩子1-2种玩具,其余的玩具在固定的地方收纳起来,这样能避免孩子在玩耍时三心两意。

3、给孩子提供玩法多变的玩具

简约、但玩法多变的玩具,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孩子注意力更集中,在玩的过程中更投入。

4、让孩子有自己玩乐的小空间

孩子1岁以后,喜欢有自己的小空间,他可能会在那里天马行空地畅想,也可能会咿咿呀呀哼一段小调,还可能自言自语地发表一段“演讲”。这时妈妈尽量不要打扰宝宝,让他在自己的小空间里面尽情享受。

5、让孩子有足够的“地板时间”

宝宝能独坐之后,常常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想要宝宝专注力更好,不妨给他一张垫子,让他坐在上面尽情玩喜欢的玩具,琢磨感兴趣的事情。

扩展资料:

培养专注力的好处

1、提高学习能力

当孩子能够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去探求未知的东西,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经常喜欢搭积木的孩子更容易掌握组合与分解的知识技巧,这可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2、锻炼毅力

当孩子热衷于某一件玩具并长时间摆弄时,不知不觉中也锻炼了他的恒心和毅力。注意力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散漫的习惯,能够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

3、激发好奇心

当孩子注意力集中时,就可以深入地思考问题。比如孩子在搭积木时,开始可能只会往上码高。逐渐地,他会试着往左右搭,或组成新的图形。

4、提高自信心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由于能够专心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更容易获得满意的结果,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再得到父母的夸奖,孩子就会更加自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专注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5

如何培养宝宝专注力,有以下一些技巧。

第3个回答  2021-03-31
注意力容易集中、记忆力比较好的孩子往往会比较聪明,上学的时候学习能力也会比较强,所以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会注意孩子注意力和记忆力的训练。那么,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父母该怎么做呢?其实,这几个方法就很有成效。

一,日常引导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时候是因为周围有太多的东西在吸引它们的注意力了,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一定要善于引导孩子将注意力放在某一件事物上面,久而久之,孩子的注意力就会容易集中到一起了。

二,环境打造

如果孩子学习的环境比较嘈杂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当中,在这样的状态中,孩子的注意力自然很难集中,记忆力也就上不去。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为孩子打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也很重要。

三,补充DHA

DHA是脑神经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DHA不足,就会直接造成孩子集中力不足、记忆力太差的情况。所以,如果想要锻炼孩子的记忆力,那么就要注意给孩子补充DHA。说到补充DHA最为快捷的方法,芸芸建议吃惠优喜藻油软胶囊。惠优喜藻油软胶囊的主要成分是藻油DHA,是从海洋藻类当中提取的DHA,提取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食物链的污染,不仅更加纯净,而且还更易被孩子的身体吸收,补充DHA的效果也更好,所以很适合给孩子食用。

四,增加身体锻炼

运动的时候,身体是会产生多巴胺和血清素的,而血清素跟孩子的情绪和记忆力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血清素增加的话,孩子的记忆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对于新事物的学习能力也就更强。所以,如果发现孩子的记忆力比较差的话,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适当的增加孩子的身体锻炼。

孩子三岁的时候,如果记忆力比较差,注意力很难集中的话,那么父母不妨试试这些方法吧。
第4个回答  2021-01-06

21天专注力训练包含专注力项目训练、手指操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三项,既是提升专注力的训练,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互动游戏。

专注力项目训练,可以辅助训练孩子的视知觉、听知觉能力,这2项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手指操训练,有助于大脑神经活跃,每天陪孩子玩玩手指操,不仅有利于孩子大脑发育,也能让家长延缓大脑记忆衰退。

感觉统合训练,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孩子感统失调问题,辅助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这项训练往往需要家长和孩子配合完成,能够让家长和孩子从中获得训练的快乐,并放松身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训练内容吧。

1、专注力项目:趣味拼图

准备教具:废弃杂志或报纸上的图片。

训练方法:家长准备一副完整的图案,剪成碎片,让孩子像拼图一样,将碎片拼接起来,并用秒表计时,完成速度越快越好。

难度建议:

4-5岁儿童,可以剪成16张拼图拼接;

6-8岁儿童,可以剪成25张拼图或不规则拼图拼接;

9-12岁儿童,可以剪成49张拼图或不规则拼图拼接。

2、手指操项目:翻手掌

训练方法:双手成掌,指尖相对,左手掌心朝下,右手掌心朝上,双手动作交换。

3、感觉统合项目:纸杯盖楼

准备教具:5个纸杯或玩具。

训练方法:家长和孩子相对而坐,面前各放5个纸杯或玩具,让孩子双手撑地,双脚离地,腹部收紧,依次将纸杯套叠在一起,盖成高楼。

难度建议:

初级难度:抬腿,不运送东西;

中级难度:运送6-12次,重复3组;

高级难度:运送12-16次,重复3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