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气的浑身发抖?

如题所述

不管是教育孩子,还是做什么事,只要做得正确,没伤害到别人,别人是否理解不重要,无需看别人脸色行事,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即可。

被孩子气到“生无可恋”确实没有过,只是被孩子气得半天都不想理他或进行适当棍棒教育,之后又给他讲为什么不理他,为什么要棍棒教育。

想想必定是孩子,调皮贪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只能耐心地引导孩子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并且给孩子讲解不能做的事做了,不能说的话说了,会引起什么后果,有多严重。

遇到孩子做坏事或做错事,好好说不听,吼也不起作用,倔犟到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时,只有进行适当的棍棒教育才起作用。

教育好一个孩子,陪伴其成长能体会五味杂陈的滋味,酸甜苦辣尝尽,会花不少心血。也有父母忙于工作,没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孩子自己也很懂事努力,成材的也有。

想想孩子放养十多年不是儿戏,父母是落得十多年的轻松,该聚聚该唱唱该玩玩该打麻将打麻将。但谁都不希望以后孩子一生贫困潦倒,衣服无领裤儿无裆,饥无饱食冬无棉,三餐无着落,所以教育孩子是不能轻易放手之事。那只有下功夫尽力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劳”。

选择陪伴孩子成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要准备大量时间精力,还要准备体力和脑力,随时准备与孩子“斗智斗勇”。

解答孩子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答案如有疑问不能正确的回答,就上网查资料等,以更正确的答案回答孩子。

拒绝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制止孩子的无理取闹,也需要更多的耐心毅力和时间去为孩子讲解,为什么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当然,陪伴孩子成长,教育好孩子各方面,并教育孩子成材,也少不了各位老师辛勤的栽培,孩子的成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5
那是你自己的肚量太小了。孩子嘛,都要慢慢教,慢慢领悟,孩子气人的时候是他最聪明的时候,他能想出来办法气你证明他很聪明,不要太认真,不要气得浑身发抖伤害自己的身体,这样对自己非常的不好,孩子有错慢慢引导,如果真的错误大了,咱们打一。不要自己伤自己。
第2个回答  2019-11-25
那是自己心态不平和,无能都表现。
必须把孩子当作好朋友对待。
绝不可呵斥!
试想一下,如果自己的朋友言行举止不太好了,自己也气的发抖?不会吧?因为自己在朋友面前还想保留自尊呢!
孩子面前也一样啊!
再说啦,毕竟是自己亲骨肉!爱还爱不够呢,为啥要生气呢?难道不是自己的基因传给了孩子吗?
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包容些!!!
第3个回答  2019-11-25
1.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

  避免老是以大人的权威命令孩子这样那样,让孩子有机会作选择,觉得自己意见被尊重,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例如问他“你想先刷牙还是先洗澡?”本来两者都不想做的孩子,可能就会勉强选择一种。

2.寻求其它解决之道

  当孩子想做一件会引起麻烦的事时,不要直接告诉他不可以,而是提议另一种能够让他做那件事的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想要在厨房盖积木城堡,建议他到客厅去玩,因为在那里可以盖更大更豪华的城堡。

3.听孩子说内心的感觉

  气极了的爸妈,往往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试着冷静下来,问问孩子的感觉,或许你会发现孩子其实也是情有可原。例如孩子欺负弟妹,可能只是因为害怕弟妹抢走爸妈的爱,想引起爸妈注意而已。

4.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外,爸妈也要在实际情境中教孩子道理,孩子才会愈来愈懂事。例如,孩子抢弟妹的玩具,问他“如果你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你会不会不高兴?”,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别人。

5.让孩子尝到自己行为造成的苦头

  
在无大碍的前提下,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例如,孩子坚持继续玩,不吃饭,屡劝不听后,就别勉强他;当他自己饿了要求吃饭,告诉他“你说不吃的,我们就全都吃完了啊!”先让他饿一阵子,再拿东西给他吃。有了这样的经验,他就会知道准时用餐的必要。
第4个回答  2019-12-22
可能是你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叛逆期,所以才会被孩子气得浑身发抖,那么你是成人,要以说教为主,不要着急,有个过程慢慢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