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里的各个殿都叫什么名字

如题所述

  自汉明帝派蔡喑等到印度访求佛法,聘请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印度尊者用白马驮经来我国传教,并在洛阳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以后,佛教寺院建筑和佛菩萨像的塑造,随着佛教深入民间,也在我国各地普遍建造起来。随着从魏晋南北朝、隋朝到鼎盛的唐朝,佛教亦从流行到发展直至鼎盛,寺院建筑和造像工艺更加发达。我国古时劳动祖先所留下来的珍贵艺术结晶和伟大的文化遗产,差不多都是经佛寺建筑和佛像塑造而得以保存的。例如我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山西南禅寺和举世驰名的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等佛窟,都是这些无数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佛寺建筑和佛像塑造对我国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一、山门(三门)
  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个门,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第一个大殿称为三门殿。也有称作为山门殿的。起初寺院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称寮,自宋代崇宁二年(1103)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为某某殿。因为寺院一般都地处山林中,所以把寺院的外门俗称山门,其实,正式的名称应叫【三门】,它象征着“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但有些寺院只有一扇门的,也习惯地称为【山门】。进入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有两大金刚神像。
  二、天王殿
  这是山门内的第一重殿。殿中间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奉的是韦驮菩萨(韦驮天),面向北;殿内东西两旁供奉的是四大天王。
  三、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一座寺院的正殿,或简称为大殿。正中大都供奉的是教主释迦牟尼佛。亦有供奉不止是一尊佛。殿内两边大都供有十八罗汉像;大殿背后一般是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菩萨像,立海岛之上。正中所供奉的分为:释迦牟尼佛。
  有的寺院的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左边第一位是南方宝生佛,左第二位是东方阿楮佛,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弥陀佛,右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
  一般寺院的大殿两侧多有供奉十八罗汉像。这是因为佛在涅般(逝世)以前,嘱咐了十六位大阿罗汉,让他们要为众生培福德。
  在正殿的佛像背后,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萨像。一般是观音像或者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骑狮子,普贤骑六牙白象,观音骑吼
  海岛观音一般在大殿背后修海岛,面北而设观音像,立海岛上。
  四、观音殿〔大悲殿)
  观音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他的形象姿态有多种,最普遍的是圣观音像,一首二臂,结迦趺坐,手中或持莲花或结定印的尊严像,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又有自在观音像,就是一足盘漆,一足下垂,很自在的形象。像的旁边大都有一净水瓶,盛满甘露,瓶中插了柳枝,象征观音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
  五、地藏殿
  地藏殿里供奉的肯定是地藏菩萨了。地藏菩萨也是大乘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菩萨。形象一般是结跏趺坐,右手持锡杖,表爱护众生,也表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满众生愿。也有的是立像。又有的在像的两旁侍立一比丘,一长者像。
  六、伽蓝殿
  大殿的东边有一配殿一般是伽蓝殿。后代寺院的伽蓝殿正中供奉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祗多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教的功德。
  七、祖师殿
  寺院里都有祖师殿,以供奉佛教始祖,以及所在寺庙的【开山祖师】或【中兴祖师】或【重兴祖师】或【本寺所传承之派别的大德高僧】或【传法继承之门人】此种布局以禅宗寺院 最常见。
  八、藏经楼〔法堂〕
  在寺院的最后一层殿堂大都是藏经楼或法堂。其实寺庙里藏经楼与法堂是一体的。一楼是法堂,主寺院内主持或高僧升堂说法之用处。楼上是【藏经阁】,是一个寺院保存佛教大藏经或者属佛教道具,及陈列很多佛教文物的地方。
  九、罗汉堂
  在佛经中常常提到【五百罗汉】随侍佛陀。佛灭度后,又有【五百罗汉】结集三藏的故事。但是【五百罗汉】的名称并无详细的记载,后人便从各经中录出名号,有佛在世时的,有佛灭度以后的,也有杜撰的,既无次序,且极杂乱,共凑成【五百罗汉】之数,见于明高道素录《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也有加上【十八罗汉】成为五百十八尊的。(这些都是宋代以后形成的风气) 如寺、舍、园、阁、苑、林、院、陀、堂、洞、慈航,多由佛家主持;
  称庙、宫、楼、观、祠、馆、殿,多由道家主持。
  楼: 二层或二层以上的房屋。
  轩: 有窗的长廊或小室。
  寺: 佛教供奉佛祖的建筑物。
  庙: 道教供奉神明或旧时供奉祖宗的建筑物。
  观: 道教庙宇的别称。
  舍: 房子,指佛教清修之地。
  园: 供人游玩的地方,指佛教清修之地。
  阁: 类似楼房的建筑物,指佛教清修之地。
  苑: 旧时多指帝王的花园,指佛教清修之地。
  林: 指佛教清修之地。
  陀: 指佛教清修之地。
  院: 围墙里房屋四围的空地,指佛教清修之地。
  堂: 正房;高大的房子。
  宫: 帝王住所;神仙居所;庙宇别称。
  祠: 道教供奉神明;民间供奉祖宗的建筑物。
  馆: 招待客人的房屋;公共场所;道教供奉神明及举行法事的地方。
  殿: 高大房屋;皇帝上朝的地方;供奉神明佛祖的地方。
  洞: 指佛教清修之地。
  慈航:指佛教清修之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7
  佛教寺庙一般布局: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

  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

  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