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写给儿子的遗书》 赵一曼

如题所述

90年前,1931年春天,一位年轻女子带着她刚满周岁的儿子,走进上海的一家照相馆,她抱着儿子坐在高背藤椅上,拍了这样一张照片,孩子好奇地打量着面前的一切,母亲温柔美丽,这本是生活中寻常的一幕,没人会知道拍这张照片时,这位母亲已做好诀别的准备,从照相馆出来后,她便将孩子送到亲戚家中寄养,自己则继续执行潜伏任务,并在不久后孤身一人前往东北,自此母子俩生死两茫茫。她叫李坤泰,1905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省,一个叫伯阳嘴的村子,她还有一个为我们所熟知的名字“赵一曼”。

1936 年 8 月 2 日,有这样一个母亲, 在开往朱河县的火车上,她感觉到了死亡的逼近,她找看守人员要来了纸和笔,在颠簸的车上,给儿子陈掖贤(小名宁儿)写下了这封遗书。

1936 年 8 月2 日凌晨,黑龙江哈尔滨至珠河的铁路线上,一列日军特别列车呼啸而过。这列火车上有一间牢房,关押着一个即将被押上刑场的女囚,她强忍着严刑拷打留下的剧痛给同一个人写下了两封遗书,写信的这个人就是抗日女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

信中的宁儿是赵一曼儿子的小名。1935年11月,在与日军的一次作战中,赵一曼率部突围,子弹打断了她的左腿骨,昏倒在雪地里被俘。她经历了九个月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身体到处白骨外露,多处碳化,她却什么也不肯说,敌人甚至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名字叫李坤泰。

赵一曼,四川宜宾县人,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日斗争,她只得将还在襁褓中的幼子留下,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仅存的一张合影。在写上面这封遗书的几个小时后,赵一曼又给宁儿写了另一封遗书,而内容却显得有些奇怪。

其实,赵一曼的丈夫当时根本不在东北,更没有死。她这样写的目的和她化名赵一曼一样,应该是为了混淆敌人的视听,为了防止敌人根据信的线索对她的亲人进行追捕和迫害。对比两封遗书,我们能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对儿子的不舍深情,短短177个字,却六次提到了我的孩子。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倒在了珠河县小北门外,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牺牲时,年仅31岁。而这封写给儿子的遗书,是被日军存入了日伪档案。

由于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在赵一曼牺牲后,她的儿子并没有得到这封遗书,也不知道自己的母亲究竟去了哪里?可他和家人却从没有停止过寻找自己的母亲。1950年赵一曼的故事被拍成电影轰动全国,赵一曼的丈夫与宁儿也观看了这部影片,当时的他们哪里想得到荧幕上的抗英雄赵一曼就是他们朝思慕想的妻子和母亲。直到1957年,原东北抗日联军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到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进行烈士身份核查,已经28岁的宁儿才第一次知道了母亲的身份。(宁儿)知道后,他放声大哭,赶往东北,在烈士纪念馆,用笔抄下了收录在日军档案里母亲留给自己的遗书,抄完后他用钢笔在自己的手上刺下了赵一曼三个字,直到他去世时,这三个字仍然留在他的手上。这三个字不仅留在了宁儿的手上,也留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里。

家书中可窥家风之貌,家书中更有千情万绪,这封信寥寥一百多字,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有九死而不悔的无畏气概,更有舐犊情深不忍舍离的慈母大爱。 

芸芸众生,谁不爱生。生为人母,谁不爱子。

  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女英雄,将生命中最后的柔软和温情,都留给了孩子。

死,是为了换取更多人的生。无法陪伴孩子成长,是为了将来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母亲的陪伴。她为国家所做出的牺牲,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