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鸿的简介

如题所述

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来源请求],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镇,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南拳流派洪拳的名家。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纪录。

黄飞鸿于公元1847年(清朝道光二十七年)生于中国广东佛山,随其父黄麒英在佛山、广州街头卖武。是故黄飞鸿自五岁开始习武,早得父亲传授,又拜铁桥三传人林福成为师,学得铁线拳;从宋辉镗处又学得无影脚。

1863年,十七岁起留在广州第七甫为铜、铁行工人授武。之后为三栏行(果、菜、鱼栏)工人武术教练。1868年起在西关回澜桥附近设跌打医馆。从此偕徒在在佛山及广州一些场馆中、如在佛山政桥卢九叔的蟀场任"睇场"(现场保镳)。

黄于1886年其父麒英染疾去世后,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馆。

清末民国以后,政治长期动荡不安,黄因教武率徒关系,多任睇场工作。1919年广州精武体育会成立,黄获邀请表演。1923年儿子汉森因醉酒争执被一同工作于保商卫旅营的伙伴张禺七用手枪射死[1]。

1924年8月,广州商团发动暴动,西关一带大火,宝芝林毁于一旦;黄飞鸿深受打击,郁闷成疾;于同年12月(与右边去世时间1924年3月25日不相符?)在广州方便医院去世,享寿七十七岁。身后事颇为萧条,家人甚至无钱买棺,多亏有心人出资才将其埋葬于广州白云山下。其妻莫桂兰与黄的两名儿子,及黄飞鸿徒弟林世荣、邓世琼移居香港,开馆授徒。

黄飞鸿结过四次婚,除元配外皆为续娶。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2年11月3日于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黄汉森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有流传说黄曾经为黑旗军首领刘永福任医官及军中技击教练,更随刘赴台抗击日军,之后又任广东民团总教练。惟正史从未见及此段叙述,刘永福自己亦从未提及认识黄氏,遑提二人交情深厚云云,此疑为后人杜撰。黄飞鸿的绝技有:双飞铊、子母双刀、五郎八卦棍、 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五形拳、五行拳 、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等。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5/Wong_fei_hung.jpg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0
黄飞鸿1847年出生于广东佛山,其父黄麒英是清朝末年的“广东十虎”之一。五岁开始黄飞鸿就随父习武,自小就跟随父亲在街头卖艺售药,尽得一身家传的洪拳功夫。

影片《少年黄飞鸿》专门讲述了黄飞鸿的少年经历,其中有些事实也是确有其事。少年时期的黄飞鸿之所以声名鹊起,主要是由于一次和洋狗打擂台的故事。那时候,有一个洋人带了一条很会打架的洋狗,你给多少钱,能够打赢这条狗就能拿回去多少钱,有很多武士、很多拳师去打都失败了,有些还丢了性命,有人讲黄师傅你为什么不想去试试为我们中国功夫争一口气。他就用这个手一扬,狗看手动就跳上去,他一边用腿踢狗下阴,另一只手打到狗的鼻梁,狗翻两下就死掉了,后来黄飞鸿把他的“猴形拐腿”编成无影脚中的一招。

无影脚

既然确有黄飞鸿其人,那人们就会想到他的武功绝技无影脚,就像说到李寻欢就想起小李飞刀一样。无影脚顾名思义有点儿来无影去无踪的味道,那无影脚到底是怎样一个来历,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武功绝技呢?

南方的拳种全都是以手、腰为主,而忽略了脚下的功夫,黄飞鸿比较能创新,把北方的一些脚的套路,也融入到南方拳里面,所以南方拳武术师傅看见他的脚比较突出,所以可能慢慢把他夸张了。确切地说,无影脚是一种声东击西的做法。在武术上这应该不算什么独门绝技,但特殊的地方就是,突出了攻击身体下盘的技巧。在众多影片中,无影脚被刻画得出神入化,扣人心弦。这样的武打场面当然带来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影视剧毕竟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真实的无影脚果真有如此大的威力,真有那么神奇吗?

无影脚不是像一般电影、小说那样,在空中跳几十下,看着很漂亮,它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功夫,打出的时候声东击西,扰乱敌人的目标以后,发腿攻击对方,所以叫做无影脚。无影脚强调的是脚法,在以快制敌的同时,保证脚下方寸不乱,只有脚下沉稳才能出手敏捷,才能抵挡和消解外来的攻击。因此扎实的马步功底是这项绝技的根本。

黄飞鸿一生只将无影脚传给了三个人,梁宽、陈殿镖和林世荣。余志伟就是林世荣这一脉传承下来的第三代弟子。几十年过去了,由于没有关于无影脚的全面记载,基本上都属于口耳相传,所以至今关于无影脚还有一个有趣的争论,那就是无影脚究竟是百试不爽的一招脚法,还是多招组合的一套脚功呢?

黄飞鸿第三代传人余志伟说:“我师傅教我无影脚的时候,他说有进攻的无影脚,有防守的无影脚。那个时候我就想到可能这个无影脚不是一脚两脚,应该是360度脚。每一个方位来我都可以用,我认为黄飞鸿这个无影脚这么出名,不应该单单是一脚,应该是整套的脚法。”

宝芝林

从小习武卖药的黄飞鸿在父亲黄麒英的影响下,不仅武功高强,医术也很是了得。1882年,也就是黄飞鸿35岁那年,因治好了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多年的脚疾,被赠予“医艺精通”的木匾,加上武艺精湛,深得刘永福赏识,特聘请他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

1895年,由于父亲去世,黄飞鸿继承了父亲在广州仁安街的跌打医馆,这就是他一生中行医济世、广收门徒的重要场所“宝芝林”。

宝芝林是取宝剑出鞘、芝草成林之意,然而黄飞鸿并没有看到芝草成林的那一天。1924年10月,广州国民政府镇压商团暴乱,“宝芝林”受到牵连而被烧毁,经营了数十年的宝芝林就这样付之一炬。2001年佛山市政府为了纪念黄飞鸿的医学武德专门修建了黄飞鸿纪念馆,馆内力求还原黄飞鸿当年在“宝芝林”行医治病的原貌。馆内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一个正在取药的文弱女子,她就是影片中经常被戏说的十三姨———莫桂兰。

十三姨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十三姨这个人物,但是莫桂兰却真有其人,她就是黄飞鸿的第四任妻子。莫桂兰也是广东人,自幼喜好练武,性格有些像男孩,有人给她提亲,要么别人认为她没有女人味,要么就是她嫌对方没有男人味,然而在一次舞狮表演大会上,19岁的莫桂兰邂逅了比她大45岁的黄飞鸿。

1911年,已经64岁的黄飞鸿仍然热衷于舞狮表演,但在一次表演中不小心将布鞋舞掉,飞出身外,正好击中了在台下观看的19岁的莫桂兰,为表达歉意,黄飞鸿事后专门登门道歉,却因此成就了一桩老少姻缘。没想到舞狮成就了黄飞鸿与莫桂兰的这桩老少姻缘。

被誉为一代狮王、岭南名医、武林高手的黄飞鸿,一生只有两个高徒,一个是英年早逝的梁宽,25岁因病去世。另一个就是林世荣,因为以卖猪肉为生,人称猪肉荣。林世荣不仅秉承了黄飞鸿的习武精神,将黄氏武功传承下去,而且还著书立说,整理了黄飞鸿的掌门功夫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等多种南方拳法,其中还摈弃了以往南派拳法中一些重复且笨拙的动作,独树一帜,成为黄飞鸿一脉的代表拳法。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地区、东南亚甚至北美等地,历久不衰。

身后事

朱愚斋,林世荣的弟子,20世纪30年代,他首次撰写了《黄飞鸿别传》一书,从此关于黄飞鸿题材的文艺作品便层出不穷。1949年,由粤剧名伶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传》在香港大获成功。两年后《黄飞鸿传》又被搬上了粤剧舞台,同时把南派武打以及精彩的狮艺表演融入其中。从关德兴到成龙、李连杰、赵文卓,黄飞鸿的银幕形象可谓长盛不衰,堪称文化史的一段传奇。这些影视作品的问世,不仅宣传了中华武术,更重要的是传播了武术精神。

20世纪60年代,号称香港播音皇帝,同时也是黄飞鸿第四代门徒的钟伟明在电台播讲黄飞鸿的小说时,只要“话说黄飞鸿”一起,人人都往家里赶,如果有人没来得及赶上,一路走过去,情节一点也不会错过,因为家家户户都在收听。也正是有了各种小说、广播、影视剧的传播,黄飞鸿的影响越来越大,再加上黄飞鸿的门徒在世界各地传授武艺,使黄飞鸿声名远扬。

黄飞鸿从16岁开始设馆授徒,到宝芝林悬壶济世,广收门徒,发扬中国武术,纵横江湖几十年,到最后成为一代武林大师,然而最终的结局却令人感到意外。1924年,宝芝林医馆被烧毁后不久,次子又遭遇不幸被人枪杀,黄飞鸿从此一蹶不振,第二年就去世了,享年77岁。出身贫寒,一生节俭的黄飞鸿,死时竟没钱下葬,在其弟子的帮助下,才葬在了广州白云山麓。这和黄飞鸿身后名扬海内外的情形比较起来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后来,莫桂兰带着黄飞鸿的两个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继续传授黄飞鸿遗技,直到1982年在香港去世。
第2个回答  2010-12-22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第3个回答  2010-12-22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
第4个回答  2010-12-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