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如题所述

全体社会成员都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

全体社会成员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不仅是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也是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独特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作用,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其意义更加重大,对全面依法治国更加必要。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法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坚定不移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1、加强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和公平正义观的研究和创新。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国的学术界应承担起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和公平正义观、使其中国化的时代使命。在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性自觉和更新,学术界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要从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着手,澄明马克思在法律和正义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观点,要以重构相关理论体系为立足点,并且以当代中国问题为导向,这样,使研究和结论既不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2、发掘传统文化对弘扬公平正义及法治精神的可能意义。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古今中外观,传统文化应得到批判继承并被加以超越、创新,其中潜藏着的可作现代转换的精神资源可以经由充分发掘,实现与时俱新。总体来说,作为文化传统核心的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仁学”为核心的庞大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精神自律”的历史建构。

儒学对道德伦理原则孜孜以求,“仁”为全德之名。爱人以德、爱人以道、以义正己、以良知辨是非分善恶,为善去恶。若把它们作捍卫人的尊严、倡导基于平等对待的相互性的正义来理解,就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3、让每一公民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立法机关要建立健全保障立法质量、避免立法冲突的长效机制。公权力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不以改革创新为由违反法律。在法律具有权威的社会里,人们或许也会质疑某个法律条文、法律规范。法律拥有权威的关键因素还取决于政府自身是否服从它。

扩展资料:

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法律权威如何塑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9
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就必须在全社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09
首先国家要加强立法力度,对目前的法律完善补充,对社会新现象、新事物,出台新的法律规范;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指导和引导;树立良好的公务员队伍形象;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个人应该遵守法律规范。
第4个回答  2014-12-24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