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土窑洞贮藏保鲜苹果?

如题所述

土窑洞贮藏土窑洞贮藏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的主要贮藏方式。入窖初期(10-12月)要经常通风降温,当外界气温低于室内温度时,打开窖门和排气筒;反之,则关闭排气筒和窖门。贮藏中期(12月至翌年2月)主要是保湿防冻。在室外气温不低于-6°C的白天,还可继续打开门窗和排气筒通风,但要掌握窖温不低于-2°C。贮藏后期(2月至结束)主要是保冷防热。要严格密封门窗和排气筒,避免热空气进入窖内,要求3月窑温不能高于3°C。沟藏沟藏作为建议贮藏的一种,具有设备简单、容量大、用工少、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特备适合于农民就地贮藏,以满足苹果的周年供应及保证农民收入。贮藏场地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坚硬、背风面阴,干燥无积水,运输和管理方便的地段。沟东西走向,大小可根据贮藏苹果的总量确定,一般贮藏沟每立方米可贮藏苹果300~400kg。注意架设防寒设施,深度根据各地深冬最大冻土深度确定,以沟藏果温不低于-2°C为宜。值得注意的是,果实刚刚采收,带有大量的田间热,如果立即入库贮藏,易发热腐烂,影响品质,缩短贮期,因此必须进行预贮。方法是将刚采收的果实放在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温度较低的室内或树荫下,白天盖席,夜间揭开降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5

依靠土窑洞,利用自然冷源,不需要机械制冷就能获得年均温低于5℃,年最高月均温低于8℃的环境,为水果贮藏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此方法已在山西省普遍推广。本文对烟台、泰安、三门峡、兴城、西华、石家庄六地区不同结构土窑洞及不同管理方法可达到的温度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只要窑洞结构合理,并加强管理,都可以使洞内年均温不超过7℃,秋季最高月均温不超过12℃,依靠窑洞的蓄冷保温作用,充分利用冬季外界自然冷源,通风换气,使窑洞内温度降至。0℃左右,春夏季加强管理,防止外界热空气进入。这样,在山西中部年均温10℃左右的黄土高原地区,洞内年平均温度可以低于5,只要温度达标,基本可以满足水果的贮藏要求。

第2个回答  2017-12-25

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近年来对土窑洞贮藏苹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包括窑洞设计、贮藏保鲜方法与管理措施在内的一整套土窑洞贮藏技术,并将塑料薄膜小包装简易气调贮藏、硅窗气调小包装以及硅窗气调大帐等贮藏保鲜技术应用于土窑洞贮藏,大大提高了苹果土窑洞贮藏的质量。技术要点窑洞设置要合理,有较好的通风系统,以加强通风降温。冬季采用自然制冰或制雪球放入窑洞中,既稳定了窑内温度,又增加了窑内的常年在一1〜10°C之间的时间。应用气调理论,配合塑料薄膜小包装和硅窗气调大帐技术贮藏,在苹果入窑初期,使之处于较高的二氧化碳(8%〜12%)和较低的氧(5%〜8%)的气体条件下,克服了贮藏初期(9〜11月)窑内温度较高(8〜12°C)对苹果贮藏产生的不良影响,使苹果的贮藏期得以延长,保证了贮藏质量。在管理上,要求窑洞贮藏的苹果是耐藏品种,且无机械伤,适时采收。通风管理的四个时期前期。晚秋和初冬。这时气温比窑温低,要把所有通气孔和门窗打开,日夜大量通风以降低窑温。此时必须要注意窑内温湿度,定期洒水加湿。中期。整个冬季。此时以防寒为主,一般将通风孔及门窗关闭,根据情况打开门窗调整温度,使之稳定在0°c左右。并制作冰块或雪球移入窑内,稳定温度,增大湿度。后期。即春季。气温逐渐高于库温,白天要把通风孔、门窗关闭,以防窑外温度影响窑温,夜间低温时则应打开通风,以降低窑内温度的回升速度。苹果出窑后空窑洞的管理。这个阶段主要是春末到初秋,窑洞内温度回升,苹果已全部出窑,外温很高。这个时期主要是清库和保温工作。一般是对窑内进行清扫、整理和消毒灭菌,并制冰贮入窑内,或灌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所有的通风孔和门窗全部封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