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肠道寄生虫病?

如题所述

预防肠道寄生虫的方法
1、不喝冷水, 不吃生食和不洁瓜果。由于大多数肠道寄生虫病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所引起的,因此,建议家长朋友应该要避免让孩子吃一些未经消毒的瓜果和蔬菜, 喝一些生水,冷水,待食物彻底煮熟以后再食用。
2、饭前便后要洗手、 勤剪指甲。饭前、 便后不洗手等都可能会使虫卵通过食物、水源、食具等而进入肠道,虫卵或蚴虫进入人体以后,就会逐渐发育为成虫,然后进行繁殖,成为传染源,所以我们应该要教育孩子改掉吃手指、 咬指甲的习惯。
3、加强水源管理, 避免水源污染。寄生在人体肠道的成虫经粪便排出卵以后,就会污染水源或者是土壤,或施肥有时候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到蔬菜、瓜果等,因此我们应该要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受到污染,不随地大小便, 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 不直接使用新鲜的粪便施肥。
4、针对性的治疗。大多数肠道寄生虫感染与自身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健康意识、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建议患者朋友应该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查清病源,由于病源不同,所以在治疗的时候,所使用的驱虫药也应该也是不同的,我们应该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为了减少和避免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希望大家应该要将这一疾病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伴有吃一些未经消毒的瓜果和蔬菜,这样就会大大降低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2
怎样防治肠道寄生虫病
寄生虫在人体肠道内寄生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肠道寄生虫病。常见的有原虫类和蠕虫类(包括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鞭虫、阿米巴、贾第虫、滴虫等)。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多,在人体内寄生过程复杂,引起的病变并不限于肠道。依据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和部位以及人体宿主的免疫状况,临床症状和体征各异。

1、治疗蛔虫病前需要明确诊断。最简单的诊断方法是粪便直接涤片法查找蛔虫卵。必要时可用沉淀法、浓集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能提高虫卵检出率。但是,近年来很多地区和学校年年进行集体驱虫,使蛔虫数量大大减少。这样,有些青少年可能因为肠道里只有雄虫,或有雌虫但还未成熟、产卵,以致粪便里查不到虫卵。在这种情况下,可参考临床症状,试用驱虫法进行诊断。

2、治疗蛔虫病的关键是驱虫,常用药物有:驱蛔灵(哌哔嗪),能使虫体肌肉麻痹,随大便排出;驱虫灵(噻嘧啶双羟萘酸盐),高效,副作用少,是较理想的驱蛔药;甲苯咪唑,不仅驱蛔有效,对钩、蛲、鞭虫驱虫作用也相当好;左旋咪唑,常与甲苯咪唑配伍,组成复方甲苯咪唑,能很快使蛔虫全身麻痹,对人则很少副作用;丙硫苯咪唑,也是较好的广普驱虫药。

3、蛔虫病预防的最重要原则是建立牢固的卫生观念,同时把注意个人卫生和改善环境卫生紧密结合起来。例如,不仅要做到饮食讲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而且要大力推广以无害化粪便作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等等。

4、目前学校卫生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如果某地区中小学生中蛔虫感染率达到40%以上(即每100人中有40人以上查出蛔虫卵),最好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进行集体服药驱蛔,时间最好是每年11~12月,然后于第2年的3月份对其中的粪便阳性者再作一次驱蛔。

5、注意幼儿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6、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幼儿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蛔虫等寄生虫有“遇温则安”之习性,且幼儿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

7、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也可以选择广谱驱虫药,但具体剂量,要向医生咨询,一般多根据公斤体重计算。驱虫后2-4周要复查大便,如果仍能找虫卵,可重复驱虫治疗。

8、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幼儿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瓜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

怎么调理肠道
1、饮食要注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吃油炸、腌泡和生冷刺激类的食物。油炸类的食物难消化,容易加重肠胃负担;腌泡的食物,所含盐分过多,某些更含有致癌物质;生冷刺激类的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引起腹泻及消化道炎症等。

2、饮食要规律:不要借口工作太忙或者学习太忙没时间吃饭。到了吃饭的时间,就把手头的工作停一停先去吃饭,咱不差那点时间。如果你的肠胃已经有问题了,那就更得小心了。每顿饭不能吃太多,大概七分饱就行了,千万不能吃到撑才停嘴。

3、健康饮水:每天早晨起床刷牙后喝一杯温水,大概100ml左右,有助于清理肠道;中午10点左右喝一杯;午饭前喝一杯;下午3点左右喝一杯;晚上吃饭时如果有汤品类的可以不用喝水。要注意的是晚上9:30以后最好不要喝水,以免第二天早晨起来,眼部水肿。

4、俗语说:养胃要吃面。面食相对于米饭来说更容易消化,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清淡的面食。

5、多吃富含V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肠胃的保养。深色蔬菜含VC较丰富,如青菜、韭菜、菠菜、雪里蕻、柿子椒等。猕猴桃、柑橘、红果、柚子、枣等水果含量也较高。

6、腹部按摩:每天晚上入睡前,双手交叠放在肚子上,以肚脐为中心画圆,用掌心左三十下、右三十下,刚开始力道小点,后面可以稍微加大力道。长此以往,可以有效改善肠胃功能,还可以减小肚子嗷!

7、最后一点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啦。要经常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要远离烦闷焦躁、无聊空虚这种负面情绪。

肠道寄生虫的危害
1、它们都寄生于人体大小肠内,抢夺营养物质,并以各种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造成威胁。以蛔虫为例,寄生在肠里的成虫,专门吸取半消化食物,平均26条使人每天丧失4克蛋白质。蛔虫又四处乱窜,常因此引发胆道蛔虫病、肠梗阻、阑尾炎和肠穿孔,可危及生命。

2、它们在儿童青少年中感染率都较高。80年代初,我国城市青少年中蛔虫感染率达50%,农村则高达90%以上,近10年来由于学校卫生工作取得巨大进展,感染率有明显下降,但对青少年儿童健康构成的威胁仍未解除。

3、这些寄生虫病之所以感染率高,且易重复感染,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密切关系。所以,世界各国的专家都把青少年儿童中寄生虫率的高低,作为人群文明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2个回答  2020-10-12
为了预防肠道寄生虫病,人们必须掌握预防方法,例如:肉类要煮熟煮透,少吃生海鲜和蔬菜,少喝纯天然矿泉水。了解并掌握冰箱食物的分类的方法,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过去人们的生活条件很差,各种细菌和病毒的肆虐,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尤其是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非常高。随着人们生活条件逐渐转好,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下降,但是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儿童感染寄生虫病的危害很大,严重时影响智力发育。下面给大家介绍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四大妙招。
1、肉类煮熟煮透
很多人平时喜欢吃烧烤,把肉类烤的半熟就会导致大量寄生虫,在体内消化道无法彻底杀灭。吃肉或野生肉类必须完全煮熟煮透,对于那些来历不明的肉类尽量不要生吃,要有卫生防疫的标准,进行专业的灭虫杀菌。
2、少吃生海鲜和蔬菜
生吃海鲜是一种传统,尤其是生鱼片,其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没有经过高温消毒,吃进去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容易引起寄生虫病,想吃较高温煮熟尽量不要生吃,蔬菜上面会含有一些虫卵,吃蔬菜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3、少喝纯天然矿泉水
矿泉水一般是没有经过检测,也没有消毒,属于纯天然的水质。不过其中会含有很多的寄生虫,尽量还是少喝矿泉水为妙。
4、冰箱冷藏生熟要分明
有些人觉得低温可以将细菌和寄生虫杀死,其实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的繁殖。冰箱的制冷有限,在很低的温度下,有部分的寄生虫仍然会繁殖,尽量将生熟食物分开存放。
以上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四种主要方法。 基于以上几点,防止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必须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儿童应注意饭前便后清洁双手。已玩过的玩具应及时清洁和消毒,以促进和控制有关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
第3个回答  2020-10-12
为了预防肠道寄生虫病,人们必须掌握预防方法,例如:肉类要煮熟煮透,少吃生海鲜和蔬菜,少喝纯天然矿泉水。了解并掌握冰箱食物的分类的方法,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饭前便后都要洗手。

过去人们的生活条件很差,各种细菌和病毒的肆虐,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尤其是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非常高。随着人们生活条件逐渐转好,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下降,但是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儿童感染寄生虫病的危害很大,严重时影响智力发育。下面给大家介绍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四大妙招。

1、肉类煮熟煮透

很多人平时喜欢吃烧烤,把肉类烤的半熟就会导致大量寄生虫,在体内消化道无法彻底杀灭。吃肉或野生肉类必须完全煮熟煮透,对于那些来历不明的肉类尽量不要生吃,要有卫生防疫的标准,进行专业的灭虫杀菌。

2、少吃生海鲜和蔬菜

生吃海鲜是一种传统,尤其是生鱼片,其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没有经过高温消毒,吃进去就会影响身体健康,容易引起寄生虫病,想吃较高温煮熟尽量不要生吃,蔬菜上面会含有一些虫卵,吃蔬菜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3、少喝纯天然矿泉水

矿泉水一般是没有经过检测,也没有消毒,属于纯天然的水质。不过其中会含有很多的寄生虫,尽量还是少喝矿泉水为妙。

4、冰箱冷藏生熟要分明

有些人觉得低温可以将细菌和寄生虫杀死,其实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的繁殖。冰箱的制冷有限,在很低的温度下,有部分的寄生虫仍然会繁殖,尽量将生熟食物分开存放。

以上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四种主要方法。 基于以上几点,防止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必须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儿童应注意饭前便后清洁双手。已玩过的玩具应及时清洁和消毒,以促进和控制有关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生。
第4个回答  2020-10-12
一、不可滥食野味,野生动物含有大量寄生虫,有不少寄生虫人体消化道自身无法杀灭,且耐高温能力强,耐酒精醋等调料的能力也很强,因此,要吃野生动物,也要彻底煮透,不可生食。来源不明的肉类,在卫生防疫上很不可靠,尽量不要生食。

二、寄生在蔬菜上的寄生虫往往无法危害人体,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群喜欢生吃蔬菜。而事实上,蔬菜上也很可能携带动物寄生虫幼虫或是虫卵,尤其是使用农家肥或是城市生活污水灌溉的蔬菜,更是携带大量寄生虫源,此外,蔬菜流通过程中也可能携带上寄生虫源。

三、生熟食品要严格分开,经过多年来的科普,人们普遍在切菜和盛装碗碟的时候,都能做到了,但有的家庭在冰箱保存食物方面没有做到。不少人迷信家用冰箱的冷冻室杀菌能力,认为低温能杀灭一切寄生虫和病菌,把生肉跟水果、即食品等混放一起,甚至生吃冷冻肉。

四、低温确实能杀灭寄生虫和细菌,但家用冰箱普遍制冷能力有限,很多冰箱的制冷温度极限在零下十八度以上,这个温度无法杀灭所有的寄生虫和细菌,不少寄生虫卵和幼虫能在这种温度环境下存活,因此,在冰箱存放食物上,也要彻底执行生熟严格分离。

五、生吃海鲜一直都有传统,很多人认为吃了几千年都没事,因此,越来越多人跟风生吃。事实上,很多海鲜也是一样携带有寄生虫的,即使是很多商家吹捧的深海水产,也是一样有携带寄生虫的可能。为了避免寄生虫感染,还是建议尽量少吃生海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