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梁下部钢筋进入支座长度

如题所述

悬挑上部钢筋进入支座长度需要按图集满足锚固足以,原来有1.5倍这种说法,说的是支座以内砼构件长度与悬挑砼构件长度比,说的是砼长度跟钢筋没关系。

其中框架梁外伸各式悬挑梁的钢筋构造及锚固见11G101-1第89页,A、B、C、D、E、F、G各种不同样式,原则是框架梁端钢筋锚固及悬挑梁根负筋锚固均满足就符合要求,一般没有1.5倍的规定。


钢筋锚固的原则:

1、梁受拉钢筋在端支座的弯锚,其弯锚直段≥0.4laE,弯钩段为15d并应进入边柱的“竖向锚固带”,且应使钢筋弯钩不与柱纵筋平行接触的原则(边柱的“竖向锚固带”的宽度为:柱中线过5d至柱纵筋内侧之间);

2、受力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不应全走保护层的原则,当水平段走混凝土保护层时,弯钩段应在尽端角筋内侧“扎入”钢筋混凝土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0
悬挑梁
备注
计算公式
上部钢筋悬挑端
第一排
l<4hb,全部伸至远端
伸至远端下弯再回弯5d(hb-2c+5d)
c:保护层厚度
长度=悬挑端长度+悬挑远端下弯+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总根数的1/2不伸至悬挑远端即下弯
按45度角下弯后平伸至远端
hb,悬挑远端高度
长度=悬挑端下平直段长度(10d)+下弯斜长+上平直段+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第二排
伸至0.75l位置
l:悬挑梁长
长度=悬挑端下平直段长度(0.75l)+支座宽度+跨内延伸长度(ln/3)
下部钢筋
锚固12d
长度=净长+锚固(12d)
箍筋
长度
悬挑远端变截面时按平均高度计算
根数
与边梁垂直相交时,布置至边梁边(箍筋距梁边有50mm的起步距离)
纯悬挑梁上部钢筋锚固
弯锚
max(hc-c,0.4lae)+15d
[
la>hc:支座宽度]
长度=净长+悬挑远端下弯+端支座锚固
直锚
max(la,0.5hc+5d)+5d
[
la<hc:支座宽度]
长度=净长+悬挑远端下弯+端支座锚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