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中电极的放电顺序

如题所述

电解池中电极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得电子能力强先放电

Ag+>Hg2+>Fe3+>Cu2+>H+>Pb2+>Sn2+>Fe2+>Zn2+

阳极:阴离子放电或电极放电,失电子能力强先放电

若阳极是活泼金属(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溶液中的阴离子一律不放电,而是电极材料失电子 。若阳极是惰性(Pt、Au、石墨),则放电顺序如下:

S2->I->Br->Cl- >OH->含氧酸根离子

扩展资料:

四类电解型的电解规律(当阳极为惰性电极时)

①电解水型(强碱,含氧酸,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溶液呈碱性则pH增大,溶液呈酸性则pH减小,溶液呈中性则pH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水。

②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无氧酸pH变大,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电解质。

③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变大。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阴离子相同的酸。

④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变小。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阳离子相同的碱或氧化物。

(1)根据总反应式计算

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出比例式计算。

(2)根据电子守恒计算

①用于串联电路中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②用于混合溶液中电解的分阶段计算。

(3)根据关系式计算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关系建立起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构建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如以通过4 mol e-为桥梁可构建如下关系式:

阳极产物 阴极产物

(式中M为金属,n为其离子的化合价数值)

该关系式具有总揽电化学计算的作用和价值,熟记电极反应式,灵活运用关系式便能快速解答常见的电化学计算问题。

提示:在电化学计算中,还常利用Q=I·t和Q=n(e-)×NA×1.60×10-19来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解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7

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

阳极:阴离子:S2->I->Br->cl->OH->SO42->F-

电极反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

物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如Cl-在阳极上失去电子转化为Cl2,阳极反应式:2Cl--2e-=Cl2↑简记为阳氧。

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成为阴极。

物质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如Cu2+在阴极是得到电子转化为Cu,阴极反应式:Cu2++2e-→Cu简记为阴原(阴原)

扩展资料

分析电解过程的思维程序:

1、首先判断阴、阳极,分析阳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泼电极。

2、再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阴、阳两组(不要忘记水溶液中的H+和OH-)。

3、然后排出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顺序:

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Na+>Ca2+>K+。

阳极:活泼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

4、分析电极反应,判断电极产物,写出电极反应式,要注意遵循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5、最后写出电解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解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放电顺序

1、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当阳极的电极材料为金属(Pt或Au除外)时,通电后作电极的金属失去电子变成金属离子,溶解到电解质溶液中。

当阳极的电极材料是惰性物质(如Au、Pt或石墨)时,通电后溶液中的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多种阴离子时,还原性强的离子先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常见阴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活性电极>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如SO42-、NO3-等)>F-。

Cl-和OH-在电解时的电极反应式分别是:2Cl-―2e-=Cl2↑,4OH-―4e-=2H2O+O2↑

因为水电离能够产生OH-,所以电解含氧酸盐溶液时,在阳极上是OH-放电生成氧气,而含氧酸根离子不发生变化。(当阳极为惰性金属常用的为C、铂、金时,自身放电)

2、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溶液中的阳离子

当溶液中存在多种阳离子时,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越不活泼的金属,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越容易被还原。在水溶液中,铝之前的金属的阳离子不可能被还原。

扩展资料

电解规律

一、注意事项

1、无氧酸是其本身的电解

2、含氧酸是水的电解

3、可溶性碱是水的电解

4、活泼性金属的含氧酸盐也是水的电解

5、活泼金属的无氧盐阴极析出氢气并伴随溶液显碱性,阳极析出非金属单质

6、不活泼金属的无氧盐是该盐的电解

7、中等活动性金属的含氧酸盐阴极析出金属,阳极得到氧气同时酸性提高

二、记忆方法

1、阳极出氧卤,阴极氢金属。

2、盐的离子都放电,离子浓度急速减。

3、盐的离子不放电,水耗离子浓度添。

4、酸根离子单放电,产物必得卤氢碱。

5、金属离子单放电,产物必得含氧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解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7-15

电解池中电极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得电子能力强先放电



Ag+>Hg2+>Fe3+>Cu2+>H+>Pb2+>Sn2+>Fe2+>Zn2+



阳极:阴离子放电或电极放电,失电子能力强先放电

若阳极是活泼金属(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溶液中的阴离子一律不放电,而是电极材料失电子 。

若阳极是惰性(Pt、Au、石墨),则放电顺序如下:

S2->I->Br->Cl- >OH->含氧酸根离子



扩展资料:

四类电解型的电解规律(当阳极为惰性电极时)

①电解水型(强碱,含氧酸,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溶液呈碱性则pH增大,溶液呈酸性则pH减小,溶液呈中性则pH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水。

②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无氧酸pH变大,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电解质。

③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变大。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阴离子相同的酸。

④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变小。

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阳离子相同的碱或氧化物。

(1)根据总反应式计算

先写出电极反应式,再写出总反应式,最后根据总反应式列出比例式计算。

(2)根据电子守恒计算

①用于串联电路中阴阳两极产物、正负两极产物、相同电量等类型的计算,其依据是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②用于混合溶液中电解的分阶段计算。

(3)根据关系式计算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关系建立起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构建计算所需的关系式。

如以通过4 mol e-为桥梁可构建如下关系式:

阳极产物 阴极产物

(式中M为金属,n为其离子的化合价数值)

该关系式具有总揽电化学计算的作用和价值,熟记电极反应式,灵活运用关系式便能快速解答常见的电化学计算问题。

提示:在电化学计算中,还常利用Q=I·t和Q=n(e-)×NA×1.60×10-19来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量。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一、电解池
电解池的主要应用用于工业制纯度高的金属,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个装置(构成:外加电源,电解质溶液,阴阳电极)。
二、电解池中电极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放电,得电子能力强先放电
Ag+>Hg2+>Fe3+>Cu2+>H+>Pb2+>Sn2+>Fe2+>Zn2+
阳极:阴离子放电或电极放电,失电子能力强先放电
若阳极是活泼金属(金属活动顺序表Ag以前),溶液中的阴离子一律不放电,而是电极材料失电子 。若阳极是惰性(Pt、Au、石墨),则放电顺序如下:
S2->I->Br->Cl- >OH->含氧酸根离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