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08
  如果从1987年9月国内首家券商———深圳经济特区证券正式成立算起,中国证券业则已经走过了21年的风雨历程。从不知股票为何物到现有106家证券公司,营业部从零发展到近3000家。廿一年的风雨之路让中国证券业在跌宕起伏中得到了成长和壮大。
  财务状况全面改善
  从混沌无知中摸索前行,在不断犯错纠错中改进成长,并逐步壮大,中国证券业正是这样一路风雨无阻地前行着,21年从未间断。如今的证券业,不仅全行业彻底摆脱了困扰已久的沉重包袱,曾经出现的“散、乱、差”等顽症固疾也得以根治。
  证券业的壮大首先表现在财务实力普遍大幅增强,经营行为总体趋于规范。随着2003年开始的券商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公司财务状况全面改善。从2006年起,证券业扭转了多年连续亏损局面,盈利能力大幅增强。截至2008年9月底,全行业106家券商净资本3142亿元,净资产3500亿元,管理客户资产接近5万亿元,证券业整体财务实力取得了跨越式增长。
  券商内部管理在摆脱杂乱无章的过程中,逐步规范发展,服务意识和水平也日渐提升。根据监管层的要求,各公司逐步建立了交易、结算、资金、风控等集中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强了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完善了内部治理结构,增强了风控能力水平。部分券商还率先建立了动态风控机制和合规管理制度,对风险实行量化监测。
  各证券公司的发展壮大也对行业产生了积极变化,证券业格局初步多样化,行业形象明显改善。首先,集团化经营雏形初现,部分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控股基金、期货及其他证券业务子公司。同时,部分中小券商开始尝试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经营。上市券商数量增多,目前上市券商达到8家,还有2家已获批只待发行。
  新业务拓展明显提速
  长期以来,券商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经纪业务,“靠天吃饭”现象严重,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外资的逐步进入,转变证券公司的经营模式和收入结构,成为国内券商发展不得不正视的问题。正是基于此,近几年证券行业开始了一轮对新业务的探索,并逐渐走出了一条多样化的业务发展之路。
  2004年5月,“保荐人制度”全面实施,给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将券商从简单的“包装上市”的定位,转变到了真正关注企业的内在质量上。同时,由于拥有保荐代表人数量的多寡问题,也加速了券商投行业务的优胜劣汰进程,致使部分券商不得不改变策略,开始转守为攻,采取了主动调整投资银行业务的策略,从单一承销股票向收购兼并、风险投资及财务顾问等多种渠道发展。
  Wind统计显示,2007年年底,65家券商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达100.98亿元,是2004年的5.72倍,由保荐业务带来的承销收入成为券商重要的利润来源。同时,保荐代表人向优质券商集中趋势明显,根据证监会公布数据,目前国内券商拥有保荐代表人最多的有88位,最少的才3位,保荐代表人的集中必然带来保荐及承销业务的集中。2007年,在统计范围内的99家券商中,34家券商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为零,较之2004年该业务为零的券商数量增加了29家,而同期几家大的证券公司承销业务却出现成倍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证券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根本好转,券商自营业务得以重新开张。2007年,全行业自营业务一改之前违规和亏损常态,全行业出现大幅盈利局面。其中44家证券公司自营收入达560.6亿元,自营业务一时成为国内证券公司赢利的功臣。
  走出去引进来并举
  随着2007年股市的持续火爆,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开展也日趋成熟,创新业务收入也逐步成为券商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合资券商闸门的重新开启和国内券商海外业务的逐步试水,证券业开放格局也开始形成。
  今年6月,方正证券与瑞士信贷共同出资设立瑞信方正证券获批,标志着自2005年年底外资投行参股国内券商暂停后的再度重启。截至日前,国内合资券商数量已达8家。同时,QFII无论是数量还是投资额度上也得以提升,根据统计,目前共有53家QFII获得了106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在引进来的同时,国内证券公司也在尝试着走出去。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2家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了证券经营机构,9家公司获得QDII业务资格,中金公司已经发行了首款券商QDII产品———中金大中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