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山有几种结局

如题所述

李杨的盲山能上映,是很多熟悉他电影的人没有想到的。当年一部盲井扬威柏林,大陆的影迷至今还只能通过下载这种非法途径观看,但这次盲山却不仅在戛纳受到注目,还竟然通过了电影局的审查,可以光明正大的上映。只不过,看过片子的人都知道,李杨的委曲求全,已经太多太多。

色•戒的洁本和全本之争,吵到现在也没有个尽头。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也从来不见电影局能正面回应这场纷争。关于电影艺术的被阉割,即便炒冷饭也令读者感到无趣,可类似《黑社会》和《放逐》那样扭转乾坤般的羞耻,却不是影迷一时能忘却的。

有人在法国看过盲山的正式版本,按照他的陈述,和我所看到的国内上映版,结尾简直是天堂与地狱的分别。为了令观众不感到绝望的黑暗,以及某些部门机关的脸面,我们的女主角在最后是被成功解救了的——但在法国,她用举起的一把菜刀完成了结尾。根据某报对李杨的采访报道,这件拐卖案件的原型,最后也是以泼硫酸这种极端的方式,完成了对自己精神上的拯救。

实际上,那根本不是拯救。在各种逃跑办法都被一一击碎后,绝望到底的杀戮,对被拐卖的女大学生来说,只是把自己毫不留情的推进地狱。至于周围的铜墙铁壁,早已经是地狱般冷冷清清。这个与光明背道而驰的结尾,甚至使我怀疑到上次盲井的结局:是不是可怜的王宝强,其实也和有良心或没良心的骗子一样,葬身在不见天日的井下?

盲山从头到底其实都没有多少艺术创作的成分,它就是赤裸裸地把一个被拐卖者的遭遇描绘出来。在拐卖成风的年代里,这样的个案无疑淹没在比它还要严重的林林总总中间,即便上了报纸,也是放在小豆腐块的角落翻过就忘。李杨的功劳,就是将它放大,放大到一整个银幕那么大,看看曾经和你一样单纯的少年,是如何遭受蒙昧的摧残。

在民族主义者看来,李杨必定是背着骂名的。张艺谋当年还是极大夸张的将农村现实做艺术化处理,而李杨从盲井开始的三部曲(接下来不知会是什么),是一丝不挂地把愚昧和落后的民间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只不过要提醒的是,可以骂它,却不能否认它。那一把菜刀挥下去,溅出来的是血,也可能是我们沉重而脆弱的心。

这个尖利的结束,在片子的中段早已有了暗示。那个正在洗头的农夫让女子给他递去毛巾,于是,正在切菜的女子一手提着菜刀,一手挽着毛巾走上前去。看着继续洗头的农夫,女子的右手不自觉地往上动了一动,那一刻,菜刀在冬日的暖阳下闪着寒光。我提心吊胆的期待这次爆发,却不料生活比我更能默默地承受。

所谓盲山,即是大山无眼之意,但片子的意图,却是要观众睁大眼睛,察明阳光下的毫厘罪恶。村子里的一切,都似举手投足般自然,好像在诉说一个真理,“存在即是合理”:为了四十块路费,可以苟合;答应一起逃离,其实是自私的空话;就差三块钱,回到密不透风的牢笼……现实的全部意义就是,你不能责怪谁,但必须让它改变。

李杨在片子里留下了一处出风口,就是那个良知未泯的孩子。可当公安让父女俩等三天再来接走时,我仍然习惯性地认定,他们一定不会来。巨大的山脉覆盖着白雪,可最单纯的外表下,掩藏的却是麻木而肮脏的世界。李杨不会让盲山催泪,也不使人慨叹,他摆出了严酷的棋局,却没打算让一个活口留下——千万别相信,上映的就一定会成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0
原版:没救走,留父女两在哪里,说三天后多带点警力回来救,两警自己跑了(应该也不会回来)。最后父女俩被村民打(那男人),女的拿起菜刀砍了一刀正骑着打她爸的那男人(没给镜头应该是砍死了)就结局了。
国内看到的都改成救走了,没救走应该也上映不了。
第2个回答  2019-02-05
白雪梅在警察的帮助下,她终于逃出了这个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却不得不留在那里。
22岁的女大学生白雪梅(黄璐饰)找工作的时候认识了热情大方的姑娘胡晓晓。她在工作和金钱的诱惑下和胡晓晓一起坐车去山区采购中草药。经过长途跋涉他们来到一个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后,发现胡晓晓和她的老板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经被家里人卖给40岁农民黄德贵做老婆了。到这时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贩子的当了。
扩展资料
导演李杨表示,自己一直对妇女命运的题材比较感兴趣,为拍摄这部影片也调查了大量关于被拐卖妇女的资料。而《盲山》这个片名也是欲与之前的《盲井》形成系列,隐喻人性的冷漠、自私:“这个名字有多重涵义,留给观众自己去定位吧。”
李杨告诉记者,《盲山》的入选同样出乎他的意料:“有个亚洲的选片人想看,我就给他寄去了粗剪版。过了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回复,结果后来就得到通知说入选了。”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盲山
第3个回答  2020-07-23

双结局电影:盲山真实结局太悚然,女大学生没有逃出,全村人都是帮凶

第4个回答  2019-05-06
盲山就像《水浒传》,中国人从来没失去反抗精神,任何时候人都有选择,生存或者毁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