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哭闹发脾气怎么办

如题所述

自闭症的孩子的情感难以捕捉,常常有情感障碍,家长们都不懂怎么回事,孩子就突然大哭或者大笑不止,而且常常不分场合,这让家长们感到十分困扰头疼又无可奈何。情绪问题是个让家长或孩子的照顾者十分头疼的问题,如果可以解决掉,那将会让家长和照顾者感到轻松很多,那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一些应对这种情况的小建议吧。

原因:

首先,好好想想到底是为什么?星孩很可能用最笨拙的方式去表达简单的信息、需求,因为不懂表达而忍耐不适到极点才会用哭闹来表达,可能表达害怕、厌恶、逃避、求关注、想要某种东西等等。

怎么做?

1、想要东西

想喝水、想玩玩具等,但不会用语言或非语言(用手指、眼神去表达信息),不会提要求,他就会通过哭闹大笑的方式来替代“提要求”,一般以哭闹居多。

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提要求方式,并满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暂时是没有办法满足孩子,则可以选择替代的方式来解决。


2、求关注

像很多孩子调皮捣蛋其实是为了博得家长的关注一样,在精神方面得到的关怀、关注、表扬不足够时,加上孩子不会正确的求关注、求表扬等沟通技巧,或者父母对孩子的夸奖比较吝啬时,孩子容易通过哭闹来一边宣泄情绪一边寻求关注。

寻求他人关注属于比较常见的情况,包括很多高阶小朋友也会出现类似状况,通过大哭大笑或者各种调皮捣蛋的方式吸引别人的关注。

很多家长不太能接受这种行为,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孩子做得好,家长不会夸奖,但是孩子一旦做错,那么孩子就会受到批评教育。所以,当小朋友不能得到夸奖或关注时,会通过大哭或大笑的方式吸引关注。

一方面,是我们没有教会孩子正确的寻求他人关注的方式。另一方面,家长没有给予孩子正向的干预支持。


3、逃避或逃离

逃避或逃离,无论是特殊孩子还是普通孩子都常常会出现的动机意识,原因是孩子认为任务难度太大,或完成需要的时间太长;此时需要选取更具吸引力的强化物,当孩子不想完成某项任务时,他们也会选择用哭闹的方式达成逃避的目的。有些家长会经受不住孩子哭闹行为,而放弃让孩子完成任务,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用哭闹来逃避的这一行为。适量降低任务的难度,或数量,或持续时间,同时提高孩子指令的听从能力,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要求的方式。


4、普通情绪问题


无论是我们老师还是家长,在可以观察到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必要,在孩子情绪准备爆发的那一刻之前,我们就应该放缓孩子的压力,满足孩子的某种他喜欢的需求,或者让他完成他能胜任的任务,让他重新体会成就感,获得自信心。和普通人一样,每个小朋友都会或多或少出现情绪问题。可能是因为午睡没有睡好,或者早上出门时走了一条和平时不同的路,还包括一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理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预防。

孩子情绪来得很快,快到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孩子突然这样子,一时之间找不到原因,摸不着头脑,那就当个“笨拙”的家长和老师吧,不用理他,让他先发泄一下情绪,倘若久哭不止,带他去一个新的环境,或许是原来的环境让他不适,等他情绪有明显平稳时,转移其注意力,他就会慢慢平复情绪,然后找到类似功能的行为,来替代当前行为。

5.在外哭闹

孩子在外面哭闹,发脾气,很尴尬,怎么办?如果孩子在室外发生情绪问题时,我们可以把孩子拉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人较少的地方,然后完成接下来的操作,稳定孩子的情绪。家长如果预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可以提前随身携带一些辅助物品,例如孩子喜欢的玩具,或者准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视频等。等他发泄完了情绪,我们不能直接把这些辅助物品给他,我们可以在旁边玩玩具,然后大声描述这个玩具多么好玩多么有意思。等孩子安静下来的一瞬间,马上把玩具给他,并和他说:你现在很安静,让我们来玩一下。


6、找不到原因的情绪问题

如果我们找不到孩子出现某个行为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的自我刺激。

例如,我们觉得痒,就会去挠,或者在和别人交谈时会有转笔或者抖腿等的习惯,其实这些动作对我们来说,都属于自我刺激。如果孩子的这些自我刺激,我们可以随时叫停,不会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这样的自我刺激并不是必须要改善。但是,如果不能随时被叫停,我们需要找到替代性的行为来满足孩子的需求。

6个妙招,有效解决自闭症孩子莫名哭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9

    第2个回答  2018-02-25
    自闭症的孩子不会哭也不闹,会哭会闹了就不是自闭症。
    第3个回答  2018-01-18
    多交流谈心,实在不行看看医生
    第4个回答  2018-01-18
    多出去走走,多和人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