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怎么干?

如题所述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具体内容如下:

    改善民生,夯实基础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本布图村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除村委会居民点外,牧民生活用水主要靠冰雪融化形成的涝坝水,两个分散定居点只通简易的砂石路,电信通讯线路不通,网络不通,无闭路电视,生存居住条件较差。

    因此,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主要是在水、电、路上下功夫。利用州发改委争取项目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一是积极争取7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解决本布图村饲料组居民点的饮水问题;二是完成本布图村饲料组2014年7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项目。

    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摸清底数是基础。当前,扶贫开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不同贫困情况如何进行帮扶”“帮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没有真正搞清楚。

    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关键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

    为此,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

    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准确划定贫困家庭,制定具体精准的扶贫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确定精准扶贫户后,应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