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元宵的做法不蹦油炸

炸元宵的做法不蹦油炸

食材:元宵、食盐、水、面包糠、鸡蛋。

具体做法:

第一步:首先在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将水烧开之后加入适量的食用盐,搅拌至盐融化,这样可以防止元宵在煮的过程中粘连,下边再将准备好的元宵倒进来,开大火煮,用铲子轻轻推动元宵,防止粘连一起,一直煮至元宵全部飘起来,这样元宵就煮至八成熟左右了,将它捞出来过一下凉水,将元宵彻底放凉之后控水备用。

第二步:下边准备2颗鸡蛋,在投凉的元宵中打入2个鸡蛋,用筷子或者手抓拌均匀,使每一个元宵的上面都裹上一层蛋液。

第三步:接下来准备适量的面包糠,将裹满蛋液的元宵放进面包糠里滚一圈,使每一个元宵都粘上一层面包糠,全部沾满之后摆放在盘中备用。

第四步:锅中倒入油,油温烧至5成热的时候,转小火,将裹满面包糠的元宵下入锅中,开小火慢慢炸,炸至元宵全部飘起来,大约炸2-3分钟左右,一直炸至汤圆金黄酥脆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

注意事项

1、炸元宵时,必须要将生元宵放到水中先煮熟,再放入锅中炸,因为生元宵直接放入到油中炸,生元宵里面会产生大会气体,从而导致元宵爆裂,而先将元宵放到水中煮熟,使元宵的气体都排出去了,元宵自然就不会爆裂了。

2、煮好的元宵滚一层蛋液,在裹一层面包糠,然后放入锅中小火慢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6

准备原料:元宵500克、葵花籽油1000毫升

1、准备元宵一袋,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买,如果是冻的要解冻。

2、锅中放入葵花籽油。

3、油温七成热时将元宵一个一个放入油中。

4、全部放入后炸一会至颜色变成浅黄色时用漏勺将元宵从油中捞出。

5、用汤勺轻轻敲击元宵,挨个敲到后再放回油中继续炸,再捞出再敲,重复以上动作炸至颜色变成金黄色即可捞出装盘。

6、稍凉一些时即可食用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22

做法一:

1、将白糖、糖桂花和熟猪油放入碗中,拌匀,并用力砸压成厚块,然后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

2、好的小块糖馅蘸水后,放入糯米中滚成直径为2~3厘米的元宵。

3、锅内加花生油置于旺火上烧至八成熟,倒入元宵油炸,待炸至元宵浮在油面上,并呈金黄色时即可捞出。

做法二:

1、在锅里面放入适量的食用油,大火将油烧热,然后转中小火。

2、放入少量元宵。

3、分批炸。

4、一边炸一边进行翻滚,以免炸糊。

5、变色后用牙签在元宵表面扎孔。

6、将元宵炸至外皮金黄色后捞起。

7、在盘子里面放一张厨房纸,将元宵表面的油分吸走。

8、撤掉纸巾,上桌。

吃元宵,是一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意喻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多在元宵节吃,也有当点心吃,一般有多种馅料,其中黑芝麻馅的最为多,元宵除了一般的,还有酒酿小圆子等种类。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有种有趣的传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从此,元宵节吃元宵便成了一种传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01

炸的时候油温不要太热,防止外面焦了,里面还不熟,慢火炸,炸的时候不断用筷子在上面扎孔,一个上面最少也要扎5、6个,这样防止扎过的眼儿被里面的馅料堵死,炸至外面金黄色就可以了,很不错。

在元宵上面扎小空后在炸,因为元宵在油炸时,内外受热不均匀,外皮炸硬了里面受热膨胀会爆裂将油溅出,为防止溅出的热油烫伤自己,可在下锅前用针在“元宵”上扎两个小针眼,这样就可以防止“元宵”在油锅里突然炸裂,这样炸的汤圆也不会漏馅。

正月十五又叫做“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元宵不仅可以煮着吃,还可以炸着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21

1、汤圆煮熟,稍微控干点水分、放微凉。先放一个到面包糠里,让汤圆沾满面包糠。(不要一起放,会黏在一起)

2、油锅温热,放汤圆,也是一个一个放进去炸。

3、炸至金黄,出锅!盛盘!

4、是不是很诱人

炸元宵是一道特色传统小吃,属于元宵节食品。用针锥将买来的元宵扎孔若干,以防炸时爆锅溅油。锅内的油六七成熟时,将元宵分两次炸制。待元宵呈浅黄色时,用竹筷翻动,使之受热均匀,再炸至金黄时,表面开始有小泡泡出现,即捞出沥油装入盘中。在炸好的元宵上放适量白糖。

元宵代表团团圆圆,煮元宵温婉可爱,适合小碗独享;炸元宵色泽艳丽,适合宴上分享。一起来尝尝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