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科学思维品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如题所述

科学思维素养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科学思维素养的培养,应当让孩子明确几项基本的科学原则
1)科学的准则和定律的成立,是有其假设条件的,因此有适用范围。比如电学中应用的欧姆定律,适用于将电子的集合看成研究对象的情况,将研究对象缩小到电子级别,其规律就不能用这个简单模型来表达。
2)自然科学的原理最终都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检验。爱因斯坦年轻时提出的重要理论,在发表年代,没有条件做实验,但在后来的研究中,这些理论逐步与观测到的现象吻合,从而确定了这些重要理论的江湖地位。
3)要注重科学标准中的公平原则。科学领域追求的公平原则,产生了单位长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从而使得两个不同状态的物体之间的某些物理量能够进行定量的比较。比如压强。需要让孩子注意到的是采用单位方式进行比较的方法。
第二,要培养孩子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理。推理训练孩子的逻辑连贯力,科学真相的存在经常会像竹笋的嫩芯一样,掩盖在层层叠叠的笋衣之下,只有通过推理,将逻辑层次连贯起来,将无用的线索剥除,才能最终得到在一定范围内适用的结论。
2)类比和联想。类比和联想不能是在使用排比句和文学上,才会用到。“举一反三”实际就是一种类比和联想能力的具体表现。比如,当我们提到“熊猫”这个动物的时候,我们从名字上联想到猫科动物,比如家猫;但从实物的体型上,我们能够联想到的动物是棕熊,这时候,我们就会对“熊猫”这个名字产生怀疑。当然,我们会发现“熊猫”的称呼是“以讹传讹”引起的约定俗成。
3)重视数据。科学结论的形成,一定需要数据的规律做支持。引申一下,在日常的教育中,要培养孩子重视观察能力培养,引发孩子对物证的重视。
第三,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协同科研的精神
阶层固化是社会体制成熟,或者说流动僵化的必然结果。可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家庭所带来的思维观念的差别成为孩子未来竞争力差别的最大制肘。低等级阶层强调服从,高等级阶层强调自信,决策。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将来会体现出选择性结果,即在科学领域,平民阶层出身的孩子也很难有突出的贡献,因为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并没有灌输独立思考的精神,而这一点本身与科学精神相悖。
独立思考不是为了挑战权威,各自为战,相反,科学上很强调互相协作,这种协作甚至跨越历史,后辈通过论文获取灵感,达到前辈之上的高度。不为挑战权威,但需要对科学的结论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否则不能知道科学的应用边界,也不能想出用胶带制作石墨烯单层薄膜这样颠覆性的工艺技术。
第四,珍惜孩子科学思维的萌芽
重视孩子提出的为什么。与十几年前的家长相比,现在的新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为什么时,应该显得更从容。因为,强大的搜索引擎工具,能够帮助成年人应对来自孩子的几乎一切可能的问题。
搜索本身,也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北大有信息管理专业,在很多别的学校有专门的图书馆学,情报专业,便是系统研究搜索这个专门学问的。
利用搜索引擎,是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的好方式。在孩子提出论题之后,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的剖析角度,根据商定的剖析角度,在网络上寻找答案。为了能够更深入的寻找问题答案,可以以问题为切入点,搜集相关书籍,与孩子一起进行深入研究,采用联合写作的方式,帮助孩子形成整理思路,表达观点的能力,如果有必要,还可以用做短报告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需知,科学的研究,也是靠精诚合作才能获得更多成果的。所以交流表达的能力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让孩子理解科学伦理
科学伦理也是科学素养的一部分。科学没有人类伦理束缚产生的灾难,远超人类的承受能力。一战中的德国犹太科学家哈伯,为自己的国家能够胜利,发明了毒气,造成一次杀伤5000多人的惨剧,讽刺的是,这项犹太人的伟大发明,终于在二战中杀死了上百万自己的同胞。原子弹的使用也是伦理越界的一次事故。几百万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第六,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乔布斯从他的养父那里获得了关于机械和组装的认识,他的养父为了兑现让他上大学的承诺,通过收购旧的车辆进行整修,然后卖出,赚取差价后积攒起来。但显然,财富对乔布斯的价值是其次的,他在大学里只待了一年多,就离开了。可是机械修理提供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奠定了教父的精神世界。
当下,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自然科学的呈现方法变得极丰富,传统化学实验的操作演示可以通过虚拟的方法进行,节约了成本,并降低的危险系数,对于启蒙和增加趣味性提供了手段。不过需要让孩子意识到操作演示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别。虚拟显示技术支撑下的在线教育一定有未来,但追求丰富教育手段的过程中,不能背离教育的本质,即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思维的生产力。
科学思维素养的培养与灌输,就如同修行武功中的武术思想与技法的差别一样。国外硅谷的一些企业家,在对下一代进行教育时,选择了甚至连电脑都没有的学校。高科技产品武装下的人,不一定可以使用高科技的思维去观察世界。对自然的观察与对行为的实践是产生划时代产品,发现新的自然规律的唯一途径。虚拟世界的建立,使人们接触到二手的自然。
须知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或技能的获取,而是人性和素养的修炼。重术而无道,是目前很多哗众取宠的教育项目的共同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