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子为啥都有个“角”?

如题所述

端午节又来了,你都知道有哪些习俗?说几个高冷的先: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吃五毒饼等;再说几个亲民的:悬挂菖蒲、艾草,赛龙舟,以及最最熟悉的吃粽子!

今天和大家一起研究的就是这个粽子话题,世界上最早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粽子的形状是怎么进化的?粽子应该怎么吃?

粽子为啥都有“角”?

粽子的馅料变化多样、甜咸不一,但外形却都是惊人的统一:带角!这仅仅是为了好包扎吗?当然不是,其实粽子的形状是有来历和寓意的。

端午节吃粽子祭祀屈原是流行的说法,粽子作为祭祀用品是一种包含着特定内容的吉祥物。传统的粽子大都有角,粽子的祭祀功能即来自于外形上的角。

动物的角尤其家畜牛的角,很早就是古人崇拜的灵物,并被用作祭祀神灵以祈年求丰。有关古人以动物的角作祭祀的可靠记载,最早可以追溯至周代。粽子的外形来自于对动物的模仿。

《礼记·王制》说: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意思是说,祭天地所用的牛角如茧栗,宗庙祭祀用的牛角长度不出把,宾客所用牛角尺把长。牛角作为灵物,不仅用于祭祀,也用于宾客宴席的祝福。《诗经·豳风·七月》说:称彼觥,万寿无疆!这是用兕牛角杯来举杯畅饮祝福。可见,上古祭祀神灵所供奉的牺牲,往往以角为贵,角是人神沟通的灵物。

早期的粽子角黍,制成角形,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这种模仿的意义就在于赋予粽子以祭祀的功能。由此,制成角形的粽子就与动物的角一样成了沟通人神的灵物。

而最早的粽子“筒粽”却不是“多角”的。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世界各地的粽子都啥样?

粽子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先看看最大的粽子:广西壮族出现过最大的粽子,它是将芭蕉叶垫在一个特大的方形笼格中,内放50公斤淘净并拌有酱油的糯米,再拌入一只去皮骨、切成小方块的猪腿的肉,面上复一层芭蕉叶,隔水蒸熟,这种粽子壮族人叫“口粽粑”,可供一家三口吃两个月。

再看看最小的粽子:在上海一些酒楼饭馆中,宴席点心供应“迷你粽”,小得象手指一般,每50克糯米加4小块火腿,可包4只小粽子,白线缠绿叶,玲珑淡雅。看到这样的粽子,你还舍得剥开吗?

其实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了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带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那么,粽子应该怎么搭配吃?

咸鸭蛋

端午午餐有吃“十二红”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咸鸭蛋因其蛋黄鲜红,被列入“十二红”之一。

茶具有解甜和解油腻的作用,特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可以配薄荷茶、绿茶,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清热去腻;比较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帮助消化。

木瓜、菠萝

木瓜、菠萝清甜消食,缓解吃完粽子后嘴里油腻的感觉,这种吃法既美容又助消化。

食用菌

吃肉粽时最好搭配些清口的汤类,如香菇汤、紫菜汤,因为香菇和紫菜有去油、解腻、排毒的功效,如果再搭配着吃些黑木耳、洋葱、菠菜等,就不用担心胃肠的问题了。

小菜、沙拉

无论是粽子还是包子、艾叶粑,都属于容易让人产生油腻饱胀感的食物,所以不要辅以大鱼大肉,最好配上清粥小菜或水果沙拉。

最后来讨论一个严(si)肃(bi)的问题,粽子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

在南北两地在豆花问题上,甜咸口味的对立,一到端午节粽子问题上却瞬间就扭转过来,先前的北咸豆花党马上转变为北甜粽子党,而南甜豆花党则转变为南咸粽子党。

在粽子的口味问题上,也有南北差异,北方人喜欢吃甜棕,而南方人喜欢吃肉棕。有网友说粽子就应该是红豆、蜜枣味的好吃,不认同的网友则认为“粽子就应该是咸的”。甜味粽子加入糖浆或砂糖、红糖、红枣、甜豆沙等甜味食品调味,咸味的粽子有咸火腿、咸肉、蛋黄等材料。

但是现在的“重口味粽子”越来越多,潮汕手工双烹粽、顶级猫山王榴莲粽、混合着芝麻油火麻仁的巴马长寿粽……有抽样调查数据还显示,重口味粽子吃货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广东、福建、上海、北京、成都。其中,八成重口味粽子吃货都是女性。

那么追根到底,粽子在发明之初,到底是什么口味的?唐朝时,人们用白米包粽子,无所谓甜咸。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明朝时粽瓤又出现了蜜枣豆沙、猪肉细茸等新馅心。这时粽子才出现荤素甜咸之分。等到了清乾隆时,又出现火腿粽子等新品种。此后社会越发展,粽子的口味越多,放啥的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的口味。说不准哪天,粽子也能下火锅了!

甜党咸党唇枪舌战、互不相让,其实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等咱有钱了,来一份甜的,再来一份咸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7
没有这个,但是
其实,这种说法又何止端午:中秋节就是月饼节,元宵节就是汤圆节,冬至日就是饺子节。。。究其原因,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传统节日的载体被突出化的同时,也被单一化。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陈勤建说,端午节蕴含着我们的先辈对天、地、人以及身心融和的感悟、调和、调适的精神文脉,它是多元文化时代国家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精神力量。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认为,“端午”申遗只是手段。要把古老传统的端午节还给老百姓,让老百姓从中享受尊严和幸福。不可把节日办成商人谋利的手段,更不可让百姓买票、交钱过节。

民俗专家、河南大学教授高有鹏建议,人们应在保留端午节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增加纪念农民的内容,甚至可考虑称端午节为“农民节”。他说,端午节最早还包含有对神农氏的纪念,如艾草和雄黄酒的使用,佩带香囊、取蟾蜍入药、亲近大自然等,都与神农氏有关。而且,端午前后还正是农民收获小麦的时间。
第2个回答  2017-11-07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民间,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以纪念屈原。 棕子从形状上说,有三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据说当初屈原投江之后,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们都把米饭扔到河里纪念他。一天晚上,有人梦见屈原面黄肌瘦,就连忙上前询问。原来,百姓投往河里的米饭,都被鱼、鳖、虾、蟹吃掉了。屈原无食充饥,所以日渐消瘦。那人左思右想,不知怎样才能不让鱼、鳖、虾、蟹吃米饭。屈原告诉他,如果用薯竹叶包饭,做成尖角的角黍(即棕子),鱼、鳖、虾、蟹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再吃了。那人醒后,就把此梦转告给乡邻。第二年的端午节,人们就照梦中屈原说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又托梦给那人,感谢人们送去的棕子。后来,人们都这样去做,渐渐形成了包角棕的习惯
第3个回答  2017-11-07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就在前几年,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据考证,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
  查找相关资料才发现,原来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来。战国末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然后又派节使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穿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向楚怀王陈述,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把屈原驱逐出郢都。楚怀王去了秦国就被软禁起来,楚怀王后来忧郁成疾,悔恨交加,二年后客死在长安。到后来楚怀王之子楚顷襄王即位,秦国陆续派兵攻打楚国,势如破竹,顷襄王狼狈逃出京城,郢城被秦兵攻占后。屈原在流放的路上,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都城被攻陷的消息后,心如死灰,仰天哀嚎一声,便跳进了湍急的汨罗江,这天正是是农历五月初五。
  汨罗江附近的渔夫和周围的百姓,听说屈原跳江自尽的消息后,都划船来到江上,驾龙舟争争相打捞屈原的尸体,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为了防止鱼虾破坏屈原的躯体,他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里,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用来迷昏恶龙野兽。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一行为便慢慢演化成今天的赛龙舟、吃粽子。
  之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屈原投江殉难之日,楚国百姓都会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因各地习俗的不同,人们给粽子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南方与北方就有着较大的差别。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江南的粽子名声最盛,做法也复杂,尤其是馅,变化多样。和北方粽子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预先用稻草灰汤浸渍,与肉馅相蒸,香味扑鼻。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湖州粽呈特有的长条形,形似枕头,故有“枕头粽”之称:又因其身形瘦长,中间凹,两头翘,颇具线条美,小巧优雅,故有人戏称其为“美人粽”。湖州粽基本都是纯手工制作,很是考究;用料亦多种多样,如酱油、鲜肉、豆沙、蛋黄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