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孙字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一、隶书的孙字写法:

二、孙的释义:

1、儿子的儿子:~子。~女。

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3、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三、组词:

子孙 孙子 孙女 玄孙 

徒孙 儿孙 颛孙 重孙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孙,子之子曰孙。从子,从系。系,续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孙,儿子的儿子叫孙子。字形采用“子、系”会义,“系”表示后代连续不断。

三、相关组词:

1、儿孙[ér sūn] 

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满堂。

2、颛孙[zhuān sūn] 

姓。

3、重孙[chóng sūn] 

孙子的儿子。也叫重孙子。

4、王孙[wáng sūn] 

封王者的子孙,也泛指一般贵族的子孙:~公子。

5、外孙[wài sūn] 

女儿的儿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1

隶书的孙字:

孙字的篆楷行草书:

多音字。

孙 sūn

〈名〉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孙,子之子曰孙。——《说文》

1. 儿子的儿子:~子。~女。

2. 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

3. 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 )~(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后代)。

4. 植物再生成孳生的:~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5. 姓。

● 孙  xùn   ◎ 古同“逊”。

相关词组:

王孙、长孙、曾孙、元孙、嫡孙、耳孙、玄孙、孙子、竹孙、天孙、燕啄皇孙

含饴弄孙、哀王孙、孙康映雪、不肖子孙、季孙氏、炎黄子孙、名落孙山

隶书  lì shū 

书体名:(1) 篆书的简化体,创始於秦,通行於汉、魏。早期隶书在字形结构上保留较多的篆书形迹,称为「古隶」、「秦隶」;後来笔画分出波磔,所形成的隶书称为「八分书」。典型隶书的特点是:起笔逆入,呈蚕头之形;收笔挑起,具燕尾之状。(2)楷书的别名。或作「今隶」。魏、晋至唐使用。

第2个回答  2018-01-21
隶书的孙字写成“孙”。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起笔蚕头收笔雁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雁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第3个回答  2017-02-06

隶书的孙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