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十戒是什么?_

如题所述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1.不杀生: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助杀者。

2.不偷盗: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禁止窃取有主之物,无论是直接形式,还是间接形式,凡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应得的财物,都被称为偷盗

3.不邪淫:禁止与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时、非处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缘的娼寮妓院。

4.不妄语:禁止说谎、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伤人、胡言乱语、花言巧语。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

5.不饮酒:禁止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但饮酒会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罪恶,触犯其他戒律。

6.不涂饰:主要就女性而言,化装会令人执着色身。

7.不歌舞及旁听:不贪声音。

8.不坐高广大床:主要是提醒不要贪睡,不追求睡眠的舒适。

9.不非时食:对于出家人来说,所有食物都是来自信徒的供养,过午不食能减轻供养者的负担。

10.不蓄金银财宝:不贪财物。

扩展资料:

佛教诞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十戒

百度百科-佛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1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助杀者。

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禁止窃取有主之物,无论是直接形式,还是间接形式,凡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应得的财物,都被称为偷盗。

禁止与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时、非处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缘的娼寮妓院。

扩展资料:

佛教对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为严格,佛教规定出家人饮食方面的禁忌很多,其中素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条。素食的概念包括不吃“荤”和“腥”。“荤”是指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

不吃零食也是佛教对僧人的要求,这既是僧人威仪的需要,也是僧人的修行需要。所以,同出家人共处时,不宜向僧人敬烟;同桌就餐时,不宜将素菜荤叫,不宜对僧人敬酒,劝酒,也不宜提议同僧人干杯(茶、饮料等)。 

佛教一向以高超的思辨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于世,以至于有“哲学的宗教”之称。博大精深的佛学传至中土后,经与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国佛学思想和中国佛学的独特精神。

中国佛学的精神表现为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实践精神等多个方面,其中圆融精神、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中国佛学精神的最主要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不杀生
  禁止杀人,也不能伤害畜生、虫蚁等。不但戒直接杀害,而且也戒杀因和杀缘,如卖猎枪的人则是间接助杀者。

  不偷盗
  偷盗的果报是贫穷。禁止窃取有主之物,无论是直接形式,还是间接形式,凡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不应得的财物,都被称为偷盗

  不邪淫
  禁止与正式配偶之外人的交合,以及非时、非处的交合,也不能涉足有邪淫因缘的娼寮妓院。

  不妄语
  禁止说谎、搬弄是非,也不能出口伤人、胡言乱语、花言巧语。凡是虚伪夸张,虚言掩饰,都属于妄语。

  不饮酒
  禁止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但饮酒会使人心神不清醒,自律性下降,从而引发其他罪恶,触犯其他戒律。

  不涂饰
  主要就女性而言,化装会令人执着色身。

  不歌舞及旁听
  不贪声音。

  不坐高广大床
  主要是提醒不要贪睡,不追求睡眠的舒适。

  不非时食
  对于出家人来说,所有食物都是来自信徒的供养,过午不食能减轻供养者的负担。

  不蓄金银财宝
  不贪财物。

  菩萨令众生防护的十戒
  又称十种护持、防护十愿。内容为︰
  (1)禁戒,即持四重禁。
  (2)清净戒,即护持僧残。
  (3)善戒,即持波逸提等。
  (4)不缺戒,指令发未来禅,使事行不缺漏,令得根本禅,性行不缺漏。
  (5)不析戒,即道共戒,意谓相对于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指显体空观之道共戒,亦即灭色而入空是析法之道共,今体法而入空故称不析。
  (6)大乘戒,即自利利他双修。
  (7)不退戒,指菩萨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出入淫舍酒家等非法处以度人,而不退失禁戒。
  (8)随顺戒,指能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
  (9)毕竟戒,即究竟无上之大法。
  (10)具足成就波罗蜜戒,谓一切圆满,法无不备。
  依智顗在《法华经玄义》卷三(下)所述,此十戒中,禁戒、清净戒及善戒属律仪戒,不缺戒为定共戒,此四戒又皆属三藏析空观。而不析戒以下六戒皆为道共戒。其中,不析戒是体空观的道共戒,属通教;大乘戒、不退戒及随顺戒是假观的道共戒,属别教;毕竟戒及具足波罗蜜戒为中道的道共戒,属圆教。又,南本《涅盘经》卷十一述及,此十戒的第一戒为菩萨愿令众生护戒,后九戒为愿令得戒。

  菩萨所念的十戒
  又作大论十戒。为天台宗依《大智度论》卷八十七所载之文而立的十种戒律。
  (1)不缺戒︰谓修行之人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并且常自守护,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界。若犯净戒,则如器已缺损,无所堪用。
  (2)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
  (3)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而无毁,若有毁犯,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4)不杂戒︰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杂欲念,不念破戒事。
  (5)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四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
  (6)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着。
  (7)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所赞叹。
  (8)自在戒︰亦是菩萨化他的大戒,谓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
  (9)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
  (10)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
  此十戒中,不缺、不破及不穿三戒是律仪戒,为散心凡夫所持;不杂戒是定共戒,为定心凡夫所持;余六戒皆是道共戒,为圣者所持。道共戒之中,随道戒是初果,无著戒是三果,二者皆为声闻所持;智所赞、自在、随定及具足等四戒皆为菩萨化他之所持。

  菩萨奉持三世诸佛的十种净戒
  (1)普饶益戒︰或称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
  (2)不受戒︰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等净戒。
  (3)不住戒︰菩萨受持戒时,不求于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受生而住。
  (4)无悔恨戒︰又称安住戒。谓菩萨不作重罪,不行谄诈,不破净行,恒安住净戒,心无悔恨。
  (5)无违诤戒︰或称不诤戒。谓菩萨于心常护持佛所制禁戒,无所违犯,亦不斗诤触恼一切众生,但愿常生欢喜,奉持于戒。
  (6)不恼害戒︰菩萨不学邪幻咒术及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而持戒。
  (7)不杂戒︰又称无杂秽戒。指菩萨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专持出离戒。
  (8)不贪求戒︰又称离邪命戒。即菩萨不现异相以彰己有德、起贪求心,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
  (9)无过失戒︰又称离恶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言持戒,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
  (10)无毁犯戒︰又称清净戒。即菩萨受持净戒,无所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

  菩萨所持的身净等十种净戒
  (1)身净戒,防护身之三恶故。
  (2)口净戒,远离口之四过故。
  (3)心净戒,永离贪恚诸邪见故。
  (4)具一切净戒,于天人中最胜妙故。
  (5)守护菩提心净戒,不乐小智故。
  (6)守护如来所说净戒,即使是微细罪亦大怖畏故。
  (7)微密净戒,善拔犯戒之诸众生故。
  (8)不作一切恶净戒,积集一切诸善法故。
  (9)远离一切有见净戒,不着于戒故。
  (10)守护一切众生净戒,出生大悲故。旧译《华严经》卷四十一云(大正 9·660a)︰‘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净戒,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戒,则得一切诸佛远离众恶无上净戒。’

  菩萨所持的不舍菩提心等十戒即
  (1)不舍菩提心戒,
  (2)远离二乘地戒,
  (3)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
  (4)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
  (5)修一切菩萨所学戒,
  (6)于一切法无所得戒,
  (7)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
  (8)不着一切如来身戒,
  (9)思惟一切法离取相戒,
  (10)诸根律仪戒。

  菩萨所持的十重戒
  又称俱密十重戒。依《无畏三藏禅要》所说,即
  (1)不应退菩提心,
  (2)不应舍三宝而归依外道,
  (3)不应毁谤三宝及三乘经典,
  (4)对甚深大乘经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
  (5)不可因说法而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生退心、趣向二乘,
  (6)不可因说法而令未发菩提心者发二乘心,
  (7)对小乘人及邪见人不应辄说甚深妙法,
  (8)不发诸邪见等法,
  (9)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妙戒,
  (10)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

  《梵网经》卷下等所说的十重禁戒
  (1)不杀戒,(2)不盗戒,(3)不淫戒,(4)不妄语,(5)不酤酒,(6)不说过戒,(7)不自赞毁他戒,(8)不悭戒,(9)不嗔戒,(10)不谤三宝戒。

  大小乘共通的十善戒
  (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两舌,(6)不恶口,(7)不绮语,(8)不贪欲,(9)不嗔恚,(10)不邪见。

  与五戒异同
  十戒之前五项戒与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大致相同,而其中不邪淫提升为不淫(没有任何性行为)。

  与八关斋戒异同
  戒条上来说,十戒与八关斋戒仅差在捉金银戒。是以八关斋戒亦称“近住戒”,为在家人近阿罗汉而住(近清净僧侣而住),戒律上亦近于沙弥、沙弥尼十戒。
  然而在家人之八关斋戒受持仅一日一夜,隔日清晨戒体即自动舍去;在未舍戒的情形下,十戒为出家僧人尽形寿受持(一生持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05
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