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如题所述

大学生树立法治思维,就是要树立权力服从于法律的权力思维、理性平等的权利思维、依法办事的程序思维、自觉主动的法律责任思维,提高对法治的践行能力和运用能力。
1.加强理论学习
2.积极参与活动
3.培养个人修养

扩展资料

  1、法治知识概念比法律知识概念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泛。因此,要培育和养成新时代大学生核心法治素养,就要对大学生进行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使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不断更新,还要扩展其法治知识储备、丰富其法治知识结构。

  2、一要认识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理论体系、发展规律和实践经验;二要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宪法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三要熟悉和掌握大学生应当遵循的有关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与自身专业和未来职业实践需要相关的法律知识。

  3、健全的'法治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精神要素。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健全法治意识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增强尊崇宪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二要增强规则意识,明确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中公民的基本意识,坚持依法办事。

  4、三要增强程序意识,明确“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学会依靠程序办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观念;四要增强平等意识,自觉维护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没有特权”,坚持公平正义;五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护权,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权利,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利,以法律为武器自觉与任何侵权和不法行为作斗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8
1
教给儿童能理解法律常识。

家长可结合日常生活,教给儿童能理解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如《交通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教育法》、《宪法》中公民权利、义务、《刑法》等等。

如何培养孩子的法制观念?
2
家长给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

家长教育儿童守法,自己首先得践行,不能边讲《交通管理条例》却边冲红灯,试想家长有赌博、破坏公共卫生和损坏公共财物等行为,又如何能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可能有些家长认为那都是些不伤大雅的小事,但却在孩子心灵上种下无视法纪的种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法制观念?
3
防微杜渐,注意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苗头。

孩子由于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尚弱,容易受不良分子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孩子结交的朋友品德如何,当孩子思想和行为出现不良的小苗头时,既要及时教导、纠正。更加要注意积极预防,让孩子多和品德高尚的人来往。

如何培养孩子的法制观念?
4
建立民主的教育方式。

溺爱和大骂的方式反而有助于孩子形成犯罪倾向,因为家长本身已树立了粗暴缺乏理智的榜样。因此家长发现孩子有过失或出现违法现象时,可带孩子参观法制教育展览,参加公判大会,并耐心予以讲解,也可在看完一部电影或小说后,针对内容与孩子一起讨论有关法律知识及法律问题,总之要用平等。民主方式解决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法制观念?
END
第2个回答  2022-12-18
1、学习并熟知法律知识。
这是大学生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只有在了解法律条款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法律思考,形成法治思维。
2、掌握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法律工作者使用的法律方法相当复杂,有法律解释的方法、法律推理的方法、填补法律漏洞的方法、认定事实的方法等。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
3、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社会正义感。
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一个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法治思维,做一个健全的人。
4、参加法律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提高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大学生的自我长期的共同努力。在参加法律社会实践的活动中,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还会在我们的心中形成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