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如题所述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原因是英使额尔金发表声明说:“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于是,英国将军们在他们的政府支持下发布了焚毁圆明园的命令。

1860年10月17日,联军骑兵团就在园内到处放火。10月18日清晨,英国密克尔骑兵团3500余人进园纵火,一时圆明园成了一片火海,火势三日不熄。一个侵略军官描写当时的情况说:“焚毁的命令发下后,不久就看见了重重的烟雾,由树木中蜿蜒升腾起来。

树木中掩映着一座年代古久的广大殿宇,屋顶嵌着黄色的瓦,日光之下光芒闪灼,鳞鳞的屋瓦,构造奇异,只有中国人的想象力,才能构思出来。

顷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一缕缕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皇家风味和精华的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以往数百年为人们所爱慕的崇构杰制,不复能触到人类眼帘了。”一座经营了150多年,综合中西建筑艺术成就,聚集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图书典籍、世界上少有的壮丽宫殿和园林,在惨遭侵略军大肆抢掠和焚烧后化为乌有了。

扩展资料:

《清史演义》中在描写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写道:“圆明园中火光烛天,一个穿洋装的中国人在导引放火,恒祺问他是谁,他大声道:‘谁人不晓得我龚孝拱,还劳你来细问!’”这里说火烧圆明园给英法联军领路的人是龚孝拱。

《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记载,“初有奸人龚孝拱者,游海上,以诈通于夷,闻圆明园多藏三代鼎彝,龚故嗜金刚刻,至庚申京师之变,乃乘夷乱,导之入园,纵火肆掠??”这里也说是龚孝拱给英法联军引的路。

《圆明园残毁考》:“及英兵北犯,龚为向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兵直趋圆明园。”许多历史学家在讲这段历史时也说是龚孝拱给英法联军带的路。

据《清朝野史大观》载:“定庵(龚自珍)子孝拱,晚号半伦。半伦者,无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尚嬖一妾,故曰半伦云。半伦少好学,天资绝人,顾性冷僻而寡言语,好为狭邪游。中年益寥落,至以卖书为活。

英人威妥玛立招贤馆于上海,与之语,大悦之,旅沪西人均呼为龚先生而不名,月致百金以为修脯。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橙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而归。”龚孝拱字橙,其父龚自珍。

他精通满、蒙、藏及英语,学贯中西。他在上海给英使威妥玛当文书,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跟着威妥玛也到了北京。

看上面的资料、野史,可以证据确凿地说:这个龚孝拱给洋鬼子带路,又唆使洋人纵火焚毁圆明园,是参与抢劫、焚毁圆明园的最大汉奸。

可是,再看咸丰十年(1860)八月谕旨:“该夷去国万里,原为流通货物而来,全由刁恶汉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决裂。”咸丰并没有说给洋人带路焚毁圆明园的是龚孝拱。如果不是龚孝拱,那又是谁领着英法联军去烧的圆明园呢?

光绪年间人杨云史在其《檀青引·序》中记载:“奸民李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朝廷稍稍闻圆明园之毁,祸由李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文丰为当时圆明园之管园大臣,知园不保遂投园中福海自尽,数名随从与他一同自尽。

还有一种说法:“焚掠圆明之祸首,非英法联军,乃为海淀一带之旗人。”人们找出了李姓旗人这个“刁恶汉奸”。

这时还没有人说是龚孝拱领着英法联军去的。说了一阵后,朝廷不能允许满人带路这种对清朝不利的说法,于是变成了汉人带路。汉人龚孝拱在洋鬼子阵营里,于是直接就把大帽子扣在他头上了。

还有这样一段野史来佐证这个观点。龚孝拱之父龚自珍为官清正廉明,对清朝的腐败及弊政不满,曾写《明良论》议论抨击朝政,满族官员借此参劾龚自珍,后龚在深夜暴亡。龚孝拱得到证据,知道其父是被八旗官僚暗害,所以他一直伺机为其父报仇。

真实的情形是,在火焚圆明园之前,英法联军曾派遣39人的谈判队伍到清廷谈判。但以僧格林沁为主的满人狂妄自大,肆意侮辱折磨来使,草菅人命。在英法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才释放了幸存的被折磨得没人样的19人。

英法强盗制定的万国公法中写道:“凡使臣被杀,他日破城,鸡犬不留。”额尔金还特意提出了一点,一定要焚烧圆明园。

在10月18日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额尔金还在北京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任何人,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之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谁领着英法联军去烧的圆明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