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早年戒色骂自己是禽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0

曾国藩早年有“三大戒”,其中之一是戒色。他也认为,沉溺于此是妨碍事业的。他还认为,在外人面前,夫妻间尤不能过分亲密。虽然如此,曾国藩还是很难做到,骂自己是禽兽。

曾国藩

曾文正公国藩,晚清中兴名臣,堪称时代人物。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有“千古完人”之美誉。 *** 年轻时,曾有“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之感慨。而其实,曾国藩也并非一生下来就是圣贤,就如,在情欲上,他也自认自己“喜色”,因此,曾国藩的戒色经历就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

许多史料中都对曾国藩的戒色经历和故事有所记载。曾公曾言:“人苟能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而这也进一步表现了曾国藩的戒色经历中的坚定之心。

“床榻之事害人”

曾国藩的妻子欧阳氏身体不是很好,时常患病。一次曾国藩参加进士同学的团拜,由于所拜之家钟鸣鼎食、姬妾如云,这使曾国藩“大开眼界”,他的“喜色”之心油然而生,东张西望,颇失大雅。《日记》说:“是日,目屡邪视”,“耻心丧尽”,当他悻悻然回到家中后,惶然不适。加之妻子闹病,因此“入夜心情不畅,又厌闻 *** 声”。白天的佳丽美景与病榻上的 *** 之声反差如此之大,使曾国藩无法忍受,乃出门到朋友处聊天,“更初归”。次日,妻子的病有所加重,曾国藩请吴竹如来诊视,由于周身为私欲所填塞,曾国藩的理学功夫大减,一听别人谈论理学,感到隔膜不入。而用宴请吃酒之事打发时光,他倒很乐意。

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的朋友陈源衮新纳了小妾,人称貌若桃花。曾国藩心中艳羡不已,便登门一睹芳颜。到朋友家后,曾国藩先聊了点学问,接着就夸朋友艳福不浅。这还不算,曾国藩还要一睹芳颜,朋友心中万般不愿,但耐不住曾国藩强说,便将小妾喊了出来。曾国藩见了大赞其美貌,还说了些挑逗的话,令人很难堪。回家后,曾国藩在《日记》中写到:“猥亵大不敬。”后来,曾国藩又和其他朋友聊起调戏之事,因此和陈源衮闹翻。他又在日记当中写到:“真禽兽矣。”

曾国藩早期《日记》的类似记载不限于以上几例。这说明血气方刚,刚过而立之年的曾国藩也有七情六欲,也是一个正常人,他对女性充满了爱,尽管这种“爱”是在性意识支配下的形而下之“爱”,但至少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曾国藩的情感世界。他后来能够大成功,就在于一改昔日所为,“截断根缘,誓与血战一番”。

“要江山不要美人”

曾国藩早年有“三大戒”,其中之一是戒色。他也认为,沉溺于此是妨碍事业的。他还认为,在外人面前,夫妻间尤不能过分亲密。虽然如此,曾国藩还是很难做到,骂自己是禽兽。

曾国藩自己承认,“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三月初二日,“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他说自己"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曾国藩这方面的“不敬”很快有了大的变化,成为庄重、诙谐而不失君子形象的一个人。曾国藩就是这样,为了能他日有所作为,严格限制自己的情欲,甚至夫妻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都严加克制。曾国藩认为,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胀就难以收拾,终会妨碍大事业。他以后位及人臣,但坚决不纳妾,生活作风上也严格自律,这是他不同于同时代的封建士大夫的地方,也是他精神品格上的突出之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