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如果郭嘉在,曹操就不会失败吗?

如题所述

赤壁之战让曹操在短时间内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便多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孙权并不是多么的顺利,损兵折将。曹操休养生息了5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

赤壁之战之后,形成了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穿,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就是说,如果郭嘉还活着,曹操就不会在赤壁之战大败。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有四个直接原因。第一,曹军中瘟疫流行,病者甚多,减弱了战斗力。《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蒋济传》记载:“大军征荆州,遇疾疫。”

第二,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在船上都站不稳,这个仗怎么打?第三,曹操料敌不周,自以为来势汹汹势不可挡,没想到会遭遇迎头痛击。第四,曹操的人虽然多,在江中打仗,陆军就发挥不了优势。

上面四点原因,第三点、第四点郭嘉可以克服,郭嘉会帮曹操系统的分析,向军中瘟疫,曹军不习水战,都是郭嘉克服不了的,这个在船上打仗不是谋士的计谋解决的,他需要适应船上的生活。郭嘉在的话,可能会阻止曹操到这场战争。不利因素太多了,天时地利与人和都不占。

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战大败,根本原因就是曹操“在思想上骄傲轻敌”,曹操擒吕布、败袁绍、破袁术,征服鲜卑乌丸,统一北方,曹操这一切都太顺利了。曹操之所以能够荡平北方,就因为诸侯自相残杀,最后只剩下孙、刘两家。这两家在不团结,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孙、刘两家势在必行。

曹操认为孙刘联盟的可能性估计不足,曹操以为孙权像公孙康那样,把刘备的人头送来。但是他没有想到,孙权不是公孙康,此时不是彼时。曹操的失败,在于轻敌;孙刘之胜,在于联盟。至于,曹操没有看出黄盖的诈降,没有想到冬天也会刮东南风,都是小问题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曹操老了,赤壁之战这一年,孙权二十七岁,诸葛亮二十七岁,周瑜三十四岁,鲁肃三十七岁,曹操五十四岁,刘备四十七岁,孙刘这边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四岁,正好是周瑜的年龄。

从年龄上来讲,赤壁之战三十四岁的周瑜打败了五十四岁的曹操。“青年打败了老将”,但是曹操人老心不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虽然老了,败了,但是曹操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依然故我,这就是下面的败走华容道。

曹操之所以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其实都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你让领导承认错误,太难了。郭嘉在的话,肯定会劝阻曹操。如果曹操听不进去,赤壁之战失败了,曹操估计会说“荀文若在,不使孤至此”了。曹操属“官”的,上下都是嘴,怎么说都是。谁让人家是领导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郭嘉确实称的上是第一奇谋之人,但是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比较骄傲,而且不习水战,所以即使郭嘉在,也避免不了失败。
第2个回答  2020-12-03
我个人认为是的,因为郭嘉要是在,绝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计谋,就不会有火烧赤壁了。
第3个回答  2020-12-03
这可不一定,郭嘉也是北方人,没有经历过南方的水战,不一定能够看出铁索连环的弱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