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26子, 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位, 甚至连朱棣都选择隐忍呢?

如题所述

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他的糟糠之妻马氏册封为皇后,第二件事就是把朱标吴世子的身份变为皇太子。从这两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对马皇后和太子朱标的感情深厚。自从朱标被立为太子后,为何其他的皇子都不敢和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雄才大略的朱棣都选择隐忍呢?

朱元璋为朱标配置了一套强大的辅政阵容

《明史·卷115》:“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帝嘉纳。中书省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

历史上记载自从朱标出生后,朱元璋就对他特别溺爱,对他的成长是格外的关心。我们从朱元璋请明初名儒大咖宋濂给朱标做老师这一点来看,朱元璋是要把太子朱标打造成一个合格的皇位接班人。

更为重要的是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的洪武元年,就为太子朱标选拔了一批德高望重,非常有能力的文臣武将辅助东宫,让他们辅佐太子朱标治国。当时朱元璋出征或者出巡时,就由太子朱标坐镇京师进行监国。这些辅佐朱标的人到底是谁呢?其中有文臣之首的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武将方面则是右丞相徐达兼任太子少傅,明朝猛将常遇春任太子少保,下面还有一大帮能臣武将忠心辅佐。

明朝刚刚建立之初,朱元璋还会经常亲自出征四方,出征时朱元璋都会让太子朱标监国,让文臣武将尽心辅佐太子朱标。一来他是想考验朱标的治国能力,二来是让太子朱标和大臣们拉近关系,为以后登基提前做好准备。

朱元璋还钦点常遇春的女儿为太子妃,这样一来朱标就与明朝两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常遇春以及蓝玉是亲戚关系,他们两个人当然会忠心辅佐太子。在朱标拥有如此强大的辅政阵容上,试问谁敢不服?

太子朱标仁慈,是大臣和老百姓心目中的“明君”

朱标性格完全和他老爹的暴虐性格相差甚远,他宅心仁厚,性格仁慈温和,深得群臣和老百姓的爱戴。胡惟庸案爆发时牵连众多朝中大臣,就连太子朱标曾经的老师宋濂也因为孙子宋慎与胡惟庸有交往而受牵连,当时朱元璋也打算把宋濂诛杀,最后在太子朱标和马皇后的劝说之下,宋濂才幸免于难。

对于朱元璋的大开杀戒,太子劝说道:“父皇杀人过滥,恐伤和气。”

第二天朱元璋把一条荆刺条丢在地上,让太子用手去拿。朱标望着长着许多刺的荆条,感到无从下手。朱元璋对朱标说:“现在这条荆刺条长满了刺,你无从下手,我把刺去掉再交给你岂不是更好!我所杀的这些人都是坏人,毒瘤去除干净了,你才好当家做主。”

朱标可不认同朱元璋的做法:“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民。朱标当时在群臣和老百姓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如果他不英年早逝,登基称帝后绝对可以镇得住这些开国的肱骨大臣,他也可能会成为一代旷世明君。

仔细研究明史,你会发现朱元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大多数是在朱标突然离世后进行的,其目的就是怕皇太孙朱允炆柔弱的性格无法镇住这些功臣们,这才举起了屠刀。但世事难料,也是因为开国功臣被屠杀殆尽,朱允炆到了无将可用的窘境,才让朱棣得以造反成功。如果朱标没有早死,这些功臣没有被屠杀,试问一下朱棣还敢造反吗?

太子朱标是众多皇子心目中的好大哥,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朱标以其仁慈宽厚的性格,对他的这些弟弟们都是呵护有加。其他皇子犯错要被惩罚,身为大哥的他经常在父亲面前替这些兄弟们说情,让他们免于责难。因此朱标在众多皇子心中拥有很高的威望。

古代讲究的是礼法,在皇位继承上有个原则:“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朱标身为朱元璋册封的皇太子,自然其他的皇子不敢轻举妄动去冒犯他。因为这将要触及古代礼法的底线。

但在他死后,朱元璋并没有把皇位继承权传给其中的一个皇子,而是直接越过众人把皇位继承权给了皇太孙,朱元璋违背了“父死子继”的这个原则。这也是朱元璋死后,朱棣敢起兵反朱允炆的其中一个理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因为朱标是嫡长子。是他们的大哥,这25个都是小弟,而且朱标实力也很强,他们不敢造反。
第2个回答  2020-12-10
因为朱标深受朱元璋的宠爱,又有马皇后在支持,所以才没有人敢争夺。
第3个回答  2020-12-12
因为朱标是朱元璋从小就按继承人的标准培养的人,是朱元璋的意志体现,当然没人敢去争。
第4个回答  2020-12-10
因为他儿子多,朱元璋的儿子虽然很多,但是嫡长子却朱标一个,剩下再多的儿子都无法和朱标争,皇位想来传给嫡长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