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如题所述

薏米淘干净,控干水分,平底锅不加油翻炒,炒出香味后,加入红枣、枸杞、冰糖、桂圆、炒好的薏米,倒入开水冲泡5-10分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9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湿气重可以吃中成药,比如香砂六君子丸,该中成药由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组成,服用香砂六君子丸,适量服用可以益气健脾,祛湿,改善症状。湿气重的表现有很多,不同人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湿气重一般表现为神疲困倦、身体四肢沉重、头昏脑涨、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大便稀,不成形、关节屈伸不利、肥胖、痰多、浮肿,甚至出现胃肠消化吸收不良的症状。主要是通过饮食调整以及中药调理治疗,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
第2个回答  2019-09-28
你好!体内湿气重应该注意饮食以清淡、辛温食物为主,多吃红豆薏米粥,不饮酒不吸烟,不要暴饮暴食;放松心情、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久居潮湿地带的人要多晒太阳,穿干爽、吸汗的衣服。要采取宜干不宜湿,宜暖不宜寒的原则。也可以做刮痧,汗蒸等,这样就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早日康复!
第3个回答  2019-09-28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小小解答一下,多吃清淡食物、少吃冷冻、油腻、烟酒之类的食品。比如薏米、淮山、红豆、绿豆、颐年康宝元畅等这些食品有利尿、去湿、美容的效果。多运动,运动出汗可以加速身体系统运作,加速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有助活化气血循环。
第4个回答  2019-09-28
湿气重
权威编辑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湿气重是指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属阴,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湿邪阻滞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湿热虽有外湿、内湿之分,但其为病则相互影响,为内外合邪。
中文名称
湿气重
发病季节
长夏,夏秋之交
症状
头身困重、四肢酸楚等沉重等
常见证型
湿困卫表证、湿滞经络证
病因病机
湿邪有外湿、内湿之不同。外湿之起,多由气候潮湿,淋雨涉水,居住潮湿等因素所致。内湿则由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水湿凝聚而成。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司,则内湿滋分而脾虚失运,水湿不化,亦容易沼致外湿侵袭。
临床表现
1、湿郁肌表
恶寒发热、发热体酸、头痛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湿阻气机可见胸脘满闷,口淡纳呆。
2、湿阻经络
肢体重着酸痛、经脉缩短,拘急或痉。如湿痉,可见神昏,肢厥,身热不扬,闷乱等。
3、湿着筋骨
湿气盛者为湿痹,可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状,湿邪留滞,闭阻气血,则出现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等。
4、湿蔽清阳
头重如蒙,或如裹,狐头痛昏痛,或头晕目眩,听力减退证,清阳不能宣发,则可见肢体重滞疼痛,困倦不举。
常见证型
1、湿困卫表
症状:身热不甚,迁延缠绵,微恶风寒,汗少而黏,头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或兼见胸膈闷胀,脘痞泛恶,口中黏腻,大便稀溏,面色淡黄。舌苔白腻,脉浮濡。
病机:湿邪困表,卫气被郁。
治法:芳香化湿。
代表方剂:藿朴夏苓汤加减。本方芳香宣表,化湿和中,用于感受暑湿,身困神倦,纳减脘胀等症。
药用藿香、蔻仁芳香化湿;杏仁、苡仁、猪苓、茯苓、厚朴、泽泻开宣气机,渗利水湿;半夏止呕;豆豉透表。
2、湿滞经络
症状:关节酸痛重着,固定不移,或腿膝关节漫肿,转侧屈伸不利,或下肢肿胀。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
病机:湿邪袭络,留着关节。
治法:祛湿通络。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本方疏风祛湿通络,治痹痛以湿为主,关节酸痛重着者。
药用苡仁、苍术运脾利湿;羌活、防风、桂枝祛风胜湿而通络;木瓜、五加皮、晚蚕砂除湿活络。
腰背和下半身酸重疼痛,加独活、木防己祛风除湿。
预防与调护
湿气重的发生多与气候和环境有关,平时应该注意防潮,避免居住暑湿之地。最好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就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