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难道他跟刘邦有差距吗?

如题所述

刘邦之所以能有天下,实在得力于项羽的弱势,而项羽何以从强到弱,从帝王到走卒呢?“‘鸿门宴’余波”或许能告诉你在皇权斗争中,帝王与宰辅之间的共性与异性。

范增是最早建议立楚怀王的后裔为“反秦盟军”最高统帅的。在项梁时代,范增就已经是项梁、项羽叔侄的谋主,等到项梁死后,他的地位进一步上升。鸿门宴中,范增本来建议项羽除掉刘邦,但是,项羽始终没有动手,范增就让项庄出面,这叫“借刀杀人”这种做法最大的受益人就是项羽,而且是里子面子都得益处。为什么这样说呢?论政治原理,除掉刘邦,等于平了项羽前进路上的最大障碍;论政治声誉,并不是项羽主动下令杀掉刘邦的,而凶手是项庄。此后,项羽完全可以把罪责推到项庄身上,当然你也可以说实际上是项羽指使项庄去杀刘邦的,但是,证据呢?显然没有。唯一有力的证据就是项庄是项羽的亲属,那么,请问项伯又是谁的亲属呢?

范增请项庄出面透露了他的绝大的苦心孤诣一切都是从维护项羽的政治利益出发,如果把这次事件说成项羽和范增最后决裂的开端,未免牵强一些。鸿门宴之所以不成功,一则主要在于项羽不想杀刘邦,为何不想杀,可能也有舆论上的考虑,义帝以“先入关中者为王”作为号召,刘邦率先杀入秦都,如果无罪被杀,对于天下总是交代不过去的,这是项羽的妇人之仁。同样的事要是放在朱元璋这样的人身上,一定是先杀了再说。还有一个原因是项羽轻视刘邦,项羽不相信就这么一个刘邦能够和他争夺天下,这也是这位年轻的霸主成名太早、境遇太顺、经历太浅的缘故。至于范增所言:“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若认为这番话是当着众人的面指责项羽的,能够提供的论据实在不足,而且,范增这里说的竖子指的是项庄,而非项羽。

人们对问题的认识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鸿门宴之后,项羽逐渐发现刘邦是潜在的劲敌,才希望遏制他,以后希望消灭他,消灭不了的时候就希望不要再看见他。在这点上,范增早就有了预见,这是范增高明的地方。刘邦夸奖自己的汉三杰,其实,范增的鸿门宴一策如果得逞,汉有三十杰又管何用?倘若一定要说范增的失误,那就是范增以项羽阵营第二号人物的身份和眼光,居然没有发现韩信是一个人才,至少没有像萧何那样力荐韩信,这不能不说是范增的疏漏,而萧何之于刘邦的最大贡献也就在于此。

项羽的失败千百年以来都得到后人的同情,实在是因为项羽败得太惨也太窝囊。自古就有刘邦百败而垓下一胜的说法,可见,刘邦和项羽交锋以来,鲜有胜利的时候,最后的战争如果没有韩信、彭越的加入,三国灭楚,项羽也不至于死得那么之快,也因此杜牧才有“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叹。项羽的失败要从他自己身上找原因,关于这一点,陈平、刘邦以后的总结里面说得很清楚,也很到位:妇人之仁刚愎自用,最终毁了这位英雄。

宋朝文人责备范增不去劝阻项羽杀害义帝,不去劝阻项羽杀害秦王子婴,不去劝阻项羽焚烧阿房宫,可是,他们忘了一点,范增在鸿门宴上的计策只要成功,以后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对项羽有巨大威胁了,仅此一点来说,苏东坡称范增是人杰的全部含义都在于此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有差距。项羽不仅不愿意听普通的人劝告,还不愿意放权。而刘邦在前期是愿意和兄弟共分天下的。
第2个回答  2020-10-22
项羽不及刘邦会用人,而且项羽清高,注重光明磊落,没有刘邦的暗度陈仓。
第3个回答  2020-10-19
因为项羽有一个妇人之仁的致命弱点,浪费了很多对刘邦下手的机会,所以会败;他跟刘邦确实有差距,没有刘邦脸皮那么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