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胜利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苏联之所以能力挽狂澜,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主要有以下因素:

雄厚的人力物力

1941年,苏联人口大约为1亿9300万。战争爆发后,苏联共动员了2960万.人。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总兵力达到了1136万.人。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飞机13.41万架、坦.克10.28万辆、火炮和迫击炮82.52万门。

苏联在军备研发中占上风,使得德军在战争初期就因为双方坦.克性能的差距遭遇了T-34危.机。苏联还拥有航空史上单产量最大的军用飞机伊尔-2攻击机和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等优秀装备。德军虽在战争中期研发了虎式坦.克和MG42机.枪等优秀装备相抗衡,但已无法挽回败局。

广阔的疆域为苏联抵.抗德军侵略提.供了战略纵深。苏联陆地面积为2227.4万平方公里,地跨11个时区。二战初期,虽然德军很快占领了欧洲各国,但却无法一口吞下庞大的苏联。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苏联政.府仍控.制着2/3以上的国土。此外,严寒的天气也增加了德军的后勤压力。

美英等国的大力援助

苏德战争期间,尤其是1943年以后,美英等西方国.家给苏联以大量的援助,包括枪.械、弹.药、飞机、坦.克、车辆等军用物资。如果没有这些盟友的援助,苏联要击败德国,将会付出更大代价与损失,战胜德国的时间也将延后。

拥有先进的作战理论

苏联红军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早就提出了大纵深作战理论。战争期间,苏联红军成功解决了组.织与实施宽正面、大纵深的战略进攻等一系列军事问题,保证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此外,苏联红军还涌现出了以朱可夫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和科涅夫元.帅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统帅和将领。

1941年6.月30日,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国防委.员会,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为理顺指挥关系,8月8日设立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为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苏共向前线派去了150万名党.员和350万名共青团员。战争期间,苏共吸收了531.9万名党.员。

苏联人.民的战斗精神

为祖国而战,很多苏联军民都为国奉献或英勇杀敌,涌现了以彼得罗夫斯基中将、马特洛索夫、卓娅、波克雷什金、帕夫柳琴科、阔日杜布等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据统计,战争期间,苏联军民共有1.16万余人成为“苏联英雄”,700万苏联军人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8
胜利是多方面的,首先你要做令人们的分级反抗是第一个,第二个呢,就是都觉得战略指挥的是入,他们陷入了动机的困境,第三个是通过对于这个持久战程取消好转的准备,做第四个在其他方面这个牵制力量
第2个回答  2021-03-28
第二次世界大战输的战争的胜利原因取决于正义战胜了邪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