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与挡墙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在高速公路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路旁会有一道人工开凿的墙,有些还呈阶梯状,为什么要在公路上这样做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边坡与挡墙。

  一、边坡

  定义: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成因分类

  1、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

  2、按地层岩性分类: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按岩层结构分为:层状结构边坡、块状结构边坡、网状结构边坡;

  按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分为:顺向边坡、反向边坡、直立边坡。

  3、按使用年限分类:可分为永久性边坡和临时性边坡。

  适用条件

  ①对各种易于风化的软岩层(如泥质砂岩、页岩、千枚岩、泥质板岩等)边坡,当岩层风化不甚严重时;

  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定的,但其坡面形状、陡度及平顺性不受限制;

  ③所防护的边坡,必须是干燥、无地下水的岩质边坡。

  二、挡墙

  定义:挡墙也就是俗称的护坡。传统的护坡主要有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在模具制造中起到固定,隔挡的作用。

  生态护坡

  这些传统的边坡工程,对边坡的处理主要是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往往忽视了其对环境的破坏;生态护坡作为岩土工程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产物,它兼顾了防护与环境两方面的功效,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设计措施

  生态护坡设计应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统一,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

   三、常用的挡土墙形式

  (一)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圬工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的稳定,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多用浆砌片(块)石砌筑。缺乏石料地区,有时可用混凝土预制块作为砌体,也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一般不配钢筋或只在局部范围配置少量钢筋。这种挡土墙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适应性强,因而应用广泛。缺点是墙身截面大,圬工数量也大,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载力的限制,墙高不宜过高。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俯斜、仰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5种。

  (二)加筋土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填土引起的地基变形对加筋土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比对其他结构物小,地基的处理也较简便;它是一种很好的抗振结构物;节约占地,造型美观;造价比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锚杆挡土墙

  锚杆挡土墙是利用锚杆与地层间的锚固力来维持结构物稳定的一种挡土结构物。优点是结构重量轻,节约大量的圬工和节省工程投资;利于挡土墙的机械化、装配化施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少量开挖基坑,克服不良地基开挖的困难,并利于施工安全。缺点是施工工艺要求较高,要有钻孔、灌浆等配套的专用机械设备,且要耗用一定的钢材。

  锚杆挡土墙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挖基困难的地段,一般用于岩质路堑路段,但其他具有锚固条件的路堑墙也可使用,还可应用于陡坡路堤。壁板式锚杆挡土墙多用于岩石边坡防护。

  锚杆挡土墙由于锚固地层、施工方法、受力状态以及结构形式等的不同,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按墙面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柱板式锚杆挡土墙和壁板式锚杆挡土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