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配合物后颜色为什么有较大变化?如何判断其颜色?

如题所述

过渡元素配合物大都有颜色。配合物的颜色是由于过渡金属离子d轨道未充满电子(d
1-9
),在配位体场的作用下,分裂后的5个d轨道上的电子就跃迁到能量空的d轨道,这种d-d跃迁的电子选择性的吸收可见光区内一定波长(其d-d跃迁能量一般在1.99×10
-19
~5.96×10
19
j或波数为10000~30000cm
-1
)显示特征光谱,而呈现颜色。但这种颜色与d-d跃迁后的分裂能△大小有关。一般产生较大分裂能的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颜色较深。其变化规律是:

(1)
同一金属离子与不同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具有不同的颜色。配位体场强越强(i
-
<br
-
<cl
-
<f
-
<h
2
o<c
2
o
4
2-
<nh
3
<no
2
<cn
-
),分裂能△越大,d-d跃迁吸收谱带依次向短波方向移动,使配合物颜色依次加深。如cucl
4
2-
(绿)、cu(h
2
o)
4
2+
(蓝)、cu(nh
3
)
4
2-
(深蓝)

(2)
同种配位体的同一金属元素的配合物,随中心离子氧化态升高,分裂能△增大,颜色加深。如过渡元素的三价离子水溶液比二价离子水溶液颜色深,铁(ⅲ)水溶液一般为红棕色,铁(ⅱ)一般为浅绿色。

(3)
同族过渡元素的同配位体、同价态配合物的分裂能随周期数增大而增大,所以从上到下颜色加深。当分裂能太大,使物质的最大吸收峰在紫外光区,物质呈现无色。

对于配位体相同而中心离子不同的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氧化性越强,荷移跃迁能越小,配合物吸收移向较长波区,颜色加深;对于相同金属离子而配位体不同的配合物,配位体越易被氧化,跃迁能越小,吸收移向长波区方向,颜色加深;对于配合物的中心元素和配位体相同时,中心元素的氧化态越高,d轨道的能量越低,吸收移向较长波区,颜色加深。

说明:上边是查来的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9
首先先申明并不是形成配合物了颜色就一定有变化。很简单的例子:硝酸银与氨水制备银氨溶液,结果得到的是银氨络合物,但是并没有颜色变化。
所谓颜色不过是这种物质吸收了一定范围的光谱,而我们看到的是该物质未吸收并且反射出来的光。所谓配合物是由一些带负电的基团或电中性的极性分子,同金属离子或原子形成的配位键化合物。当形成配合物的时候由于中心离子开始给配位体提供
空轨道,而配位体开始提供
孤对电子,导致电子轨道上的能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其吸收了其他波段的光波,结果就是颜色发生了变化。
至于颜色的判断,可以根据不同配合物的分裂能(delta)计算。delta=f×g,f、g不同中心离子、配体有所不同,可以从相关书籍中查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