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是什么意思

谢谢了

意思是:苍颉创制了文字,嫘祖制作了衣裳。

出自南北朝周兴嗣《千字文》,原文选段: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译文:

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苍颉创制了文字,嫘祖制作了衣裳。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称臣。普天之下都统一成了一个整体,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帖帖地归顺于他的统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南朝时期,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即《千字文》。

后世影响: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传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周兴嗣(469-537年),字思纂,祖籍陈郡项(今河南沈丘县)。世居江南姑熟(今安徽当涂)。南朝大臣,史学家。博学,善于属文。

梁武帝继位,拜安成王国侍郎。帝每令兴嗣为文,如《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次韵王义之书》。每奏辄称善,官终给事中。参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著有文集十卷,《千字文》传诵千古。梁武帝大同三年七月十五日,卒。《梁书》及《两唐书志》传于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字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2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译文是苍颉创制了文字,嫘祖制作了衣裳。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出自于《千字文》(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梁武帝(502—549年)命令部下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再命令员外散骑侍郎的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都是一个四字的句子,整齐,整洁,清晰,井井有条。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的意义是用仓颉造字、嫘祖造衣裳代表黄帝时代,传统科技突出的成果与发明,包括指南车,历法和舟车,赞扬了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

扩展资料:

《千字文》的影响

中国

《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由于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也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千字文》流传了1400多年表明,它既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童蒙读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著名的有智永和尚、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也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

唐朝以后,《千字文》这种形式也被人们广泛地加以采用和学习,出现了一大批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如唐朝僧人义净编纂了《梵语千字文》,宋人胡寅著有《叙古千字文》,元人夏太和有《性理千字文》;

明人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颂》,吕裁之有《吕氏千字文》,清人吴省兰有《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太平天国有《御制千字诏》等等。这些所谓的《千字文》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足见《千字文》影响之大。

宋代真宗时,编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装在400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为《大宋天宫道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字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5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意思是苍颉(jié)创制了文字,嫘(léi)祖制作了衣裳。

用仓颉造字、胡曹造衣裳代表黄帝时代完成的包括指南车、历法、舟车在内的传统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称颂了中国人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

黄帝手下有六个大臣,各有贡献。创造文字的是仓颉,仓颉造字;制作音乐的是伶论,伶伦造乐;隶首做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发明衣裳的是胡曹。

扩展资料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出自《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千字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这两句话说的是黄帝时代。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从黄帝开始,黄帝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在位100年。从黄帝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记年,从甲子年开始记起,至今有5000年,所以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黄帝手下有六个大臣,各有贡献。仓颉造字;伶伦造乐;隶首做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胡曹发明衣裳。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阶段,人只是拿树叶、兽皮往下身一围就算了。
  衣裳: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裤子是很晚才出现的。
  这两句仓颉造字、胡曹造衣裳代表黄帝时代完成传统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称颂了中国人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
  “始”是形声字,本义是指女人刚刚怀孕,引申为开始、最初的意思。“女”字旁表示意思,“台”既是会意字,又是形声字,是怡的本字,有喜悦、高兴的意思。

  “制”是会意字。篆书的左边是“未”,在甲骨文、金文、篆书中像枝叶繁茂的大树,右边是“刀”,意思是用刀修剪树枝。可解释为制造、拟订、规定、限定、制度等。

  “文”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在形似人体的胸前有图案,意思是文身,有“文”的字多与花纹有关。

  “字”是会意字,宝盖表示房子,“子”表声,是婴儿的意思。“字”就是在屋里生孩子的意思。假借为文字的意思。

  关于字的出现,很多地方都提到了黄帝时期的仓颉造字,比如李卫主编的《文化常识》全典,也有网友在博客中提到:黄帝手下有六个大臣,各有贡献。仓颉造字;伶伦造乐;隶首做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胡曹发明衣裳。

  古时的文和字是有区别的,也就是把独体的不可分析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叫“文”,把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形声字和会意字叫“字”。“文字”连用始见于秦始皇琅琊台刻石:“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文裁缝 http://wencaifeng.blog.sohu.com/ 中提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去山东泰山、琅琊等地封禅祭神,刻石记功。看来就是那时所为了。后来逐渐成为书写符号的通称。

  “乃”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都像是女人的乳房。隶书开始用人形作陪衬,假借成你、你的。还有于是、就是、才的意思。

  这是我帮你查到的资料,你参考看看。

  “服”是会意字,甲骨文的左边是一个低头跪坐着的人形,右边的东西形似人手,像是用手去按一个人的头,金文的左边又加了舟,意思是让那个人上船,所以是降服的意思。引申为服从。还有穿、吃、适应、担任、使信服等意思。

  “衣”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篆体就像一件衣服,就是那种有着袖筒、前开襟的衣服,衣襟右掩的是右衽,衣襟左掩的是左衽。用衣取义的字与衣服和布匹有关。

  “裳”是形声字,衣表意,尚表声,有崇尚的意思,说明古人对服饰的崇尚。“裳”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用两片布围在身上,直到汉代才把前后两片布连接在一起,成了筒状,也就是一条腿的裤子。顺便提一句有句歇后语:一条腿的裤子---成了裙(群)。“裳”的本义是下身的衣服,后来用于泛指衣服。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形制,最迟形成于商代,这种短打,因其便于劳作,所以多为下层劳动者的穿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意思: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人们开始使用文字;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人养蚕取丝,人们才穿上了衣服。
相似回答